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公益行業要讓公眾走出被騙捐的陰影

2016-12-06 08:38:07|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王瑞芳

  沸沸颺颺的“羅爾救女”事件至今風波未息。從煽情並獲得巨量轉發、讚賞的“救女文”,到“三套房子”“醫保充分報銷”的質疑,事件的迅速反轉,顛覆了公眾的認知。因為羅爾在求助過程中沒有公開自己的真實經濟狀況,讓很多人感到道德底線被突破。其隨後的公開辯解,又引發了個人求助正當性的激烈討論。在《慈善法》實施三個月的背景下,圍繞“羅爾救女”的討論無疑很有價值。事件可以平息,但討論不能被遺忘,期待“羅爾救女”事件推動全社會探索出一條合理、合法的個人求助模式。

  ----------------------------------------------------------

  如果對公益行業有較長時間關注的話,可以發現“羅爾事件”並不是個案,也並非其他案例不夠有影響力,但是在群體性健忘的時代,類似案例早被埋在了記憶的角落裏。

  上世紀90年代就發生過一起震動全國、影響到海內外的“楊曉霞事件”。社會各界救助患罕見疑難病症的山東農家少女楊曉霞,不到一個月,捐款高達87萬餘元,是當時個人所獲得的最大一筆捐助。

  本來一切都進展得很好,但隨後楊曉霞的家人提出:春耕快開始了,想從捐款中支出點錢購買種子、化肥。消息立即引起社會的廣泛議論。有的捐款人表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管理和使用,那就要把自己捐的錢收回去。人們擔心,鉅額善款沒有規範的管理使用機制,僅靠使用者個人道德難以保證善管、善用。

  後來,楊曉霞及其監護人、楊曉霞家鄉政府代表和醫院代表,三方共同簽訂了《楊曉霞救治金管理使用協議書》,隨後又組成“楊曉霞救治金管理委員會”,並聘請了兩名法律顧問和一名審計師。“管委會”在詳細規劃了資金使用方式後,發現還結余45萬元善款。一時間,“45萬元剩餘捐款如何善終”“我們能用楊曉霞剩下的錢嗎”“反思愛心捐款”等關注與探討的文章議論紛紛。當時極有影響力的央視《實話實説》欄目專門組織了一場“捐款結余怎麼辦”的討論。最後,楊曉霞將45萬元剩餘捐款轉贈宋慶齡基金會,設立“少年兒童疑難病症科研獎勵基金”,事件才算畫上了句號。

  儘管此事影響巨大,但無數同類事件依然照常,2014年還有一起影響巨大的“楊六斤事件”。廣西衛視公益節目《第一書記》扶貧活動報道了楊六斤的故事。報道説,楊六斤6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弟弟改嫁,在爺爺奶奶去世後,他就住在親戚提供的空房子裏,獨自生活。每年只能從堂哥那裏領500元生活費,常吃野菜充饑。

  媒體將楊六斤的個人賬戶公佈,一個月時間裏,楊六斤收到的善款達到500多萬元。但隨即又傳出消息:楊六斤的親戚及鎮幹部為圖謀鉅額捐款,將在外的楊六斤強行接回。隨即,廣西衛視對楊六斤的報道也被質疑有不實之處。

  類似事件不斷發生,因為社會缺乏健康的公益環境。一個完善、健康的公益環境應該是這樣的:求助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應的援助(第一步),公益組織發達並專業(第二步),最後加上行業治理順暢、制度監督健全,形成一個良性的運作系統。如此,才能讓公眾放心,成為補充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的社會救濟途徑。“羅爾救女”事件無疑暴露了中國公益行業的系統性不足。

  目前的問題就發生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由於信息不對稱等緣故,大量身處困境的求助者求助無門。中國的公益組織數量還遠遠不夠,大多數都集中在大城市,紮根農村、鄉鎮、城市社區的公益組織微乎其微。由於組織治理結構不合理、人才匱乏、經費短缺等原因,現有組織的專業化和職業化也很不盡如人意。因此,公益組織與個人求助之間隔著重重阻礙,有需要的個人不得不通過微博、知乎、微信公眾號等實施網絡求助。

  那麼,如何打通公益組織與個人求助?拜“互聯網+”所賜,公益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互聯網個人求助主要有兩個模式。一種是以“騰訊樂捐”為典型,騰訊提供平臺,公募基金會作為項目發起和資金接受方,然後將善款發放給項目或個人,是“個人-公募基金會-平臺-公眾”模式。另一種以“輕鬆籌”為代表,通過平臺,個人可以直接發起個人求助,是“個人-平臺-公眾”的模式。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騰訊樂捐”模式因為中國公募基金會數量太少,很多普通人可望不可即。“輕鬆籌”模式雖然方便,但善款直接打到個人賬戶也存在風險。所以目前二者都有些改進,“騰訊樂捐”對個人提供了快速發起求助的渠道,“輕鬆籌”也和十多家公募基金會合作,為個人求助匹配公募資格,保證善款得到專業機構監管。

  但是,互聯網求助難以讓面臨技術鴻溝的群體感受到公正。一些邊遠農村地區的求助者甚至連電話都沒有,遑論使用互聯網尋求幫助。不過,總體來説,在“互聯網+”時代,個人求助已經越來越便利了,像羅爾這樣的前媒體人應該不會不知道上述渠道,如果他們通過這樣的渠道求助,將會避免很多問題。

  儘管如此,還有個致命問題——這幾年來,雖然公益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可公眾並沒有走出被騙捐的陰影。

  打鐵還需自身硬,公益組織必須繼續提高專業化程度,通過到位的執行、透明的財務、開放的運作,讓公眾看得見、摸得著,然後慢慢改善公眾的信任度。

  從公益行業上看,整個行業的自我治理能力也應得到提升。比如形成真正的行業自治,引入競爭機制;好的大型公益機構還要能夠不斷培育草根組織以及專業公益人才,促進行業的整體發展。而政府也要不斷降低門檻,出臺更多激勵措施,扶持公益機構,通過購買服務讓更多公益組織發育、發展。

  公眾也應該反思:如果一味不信任公益組織,只能提高惡劣事件的發生率,最終消耗整個社會的信任。不信任別人,我們可以親身實踐公益,或發起公益項目,或成為志願者,或參與監督公益項目,這遠比對著電腦螢幕當鍵盤俠有意義。只有更多人行動起來,才能培育更多公益組織,讓公益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關照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求助者。(張天潘)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