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公投結果對歐盟構成三重挑戰
12月4日,意大利就憲法改革舉行全民公投,反對派獲票接近六成,大比分擊敗改革支持派,當地時間午夜意大利總理倫齊也將引咎辭職。鋻於意大利目前在歐盟及歐元區的體量較大,公投影響外溢效應巨大,意大利公投是繼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後,歐盟今年面臨的第三波政治衝擊,對歐盟在政治、經濟和金融方面構成三重挑戰。
政治上看,公投結果對意大利乃至歐盟帶來了更多的不穩定性。倫齊總理自2014年執政以來,以改革先行者的形象示人,給意大利政壇帶來了金融危機以來少有的穩定局面。而倫齊本意借公投成功鞏固民主黨政治地位、推動結構改革,在2018年舉行的議會大選中謀求更大的勝利。然而公投失敗的壓力迫使其宣佈提前下臺,雖然總統馬塔雷拉挽留其留任到意大利確立新預算之後,但意大利政治相對穩定的局面或將終結。根據目前的民調,中左民主黨、中右黨派及民粹政黨五星運動的支持率分別為38%、30%和30%,幾乎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而此次公投失敗將使民主黨聲望與支持率相對下挫,在未來的大選中任何一黨想組閣幾乎都只能選擇聯合組閣,政府不穩定性將上升。而且,意也不排除五星運動此後在下次大選中成為第一大黨,其主導的政府將會在歐洲一體化和歐元議題上向歐盟發難,動搖歐洲一體化的根基。
而在歐盟層面來講,意大利公投的失敗是繼英國退歐、特朗普上臺後對反體制政黨的又一次鼓舞,而荷蘭和法國明年的大選中,民粹的荷蘭自由黨及法國國民陣線的聲勢浩大,意大利的公投結果可能進一步的刺激兩國選民選擇反體制的“嘗新”。而兩黨都主張退出歐元區,其上臺後所推動的激進行動對歐元區的震蕩恐比希臘退出歐元區公投更為猛烈。
從經濟角度講,公投失敗將對結構性改革起阻礙作用,短期看則加劇歐元區整理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難度。意大利公投的結果代表了歐盟既得利益者對深化改革的厭惡勢頭,未來歐盟以改革促發展將面臨更多困難。本次公投的主要內容是削減參議院權力(目前參眾兩院權力平等),參議員人數從315減少到100,可以看出的是,本次修憲改革旨在提高立法效率,每年節省5億歐元開支以及讓政府提出的議案更容易通過。而倫齊當年上臺以及此前支持率較高的原因也在於他在意大利代表了主動推動改革的積極作為派。而反對改革者除了提出“公投加強總理權力將削弱民主”的口號,更多考慮則是憲法改革的通過將使更多改革方案更容易通過,從而觸及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正如《經濟學家》雜誌所言,選民的投票與其説反映的是對憲法改革內容的態度,不如説是對意大利勞動市場改革的態度。
債務危機以來,意大利、希臘等南歐國家經濟發展疲弱、復蘇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即是競爭力不足、福利和勞動力市場僵化亟需改革。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減少不必要的勞動保障和福利待遇總會讓過慣好日子的人感到不快。在意大利和法國推動勞動力改革的進程可見一斑:意大利勞動法改革在參眾兩院踢了一年多的皮球;法國自從宣佈改革計劃既反對聲不斷,民眾以遊行示威和佔據公共廣場的方式對當局強行推動進行“非暴力不合作”。而歐洲央行、歐盟委員會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也反復強調結構性改革對歐洲提振競爭力,經濟重回正軌是“治本之策”。而本次意大利公投則反映了歐洲普遍對改革的厭惡態度,未來在民粹主義的衝擊下,主流政治精英更會衡量執政和改革“孰輕孰重”,民粹政黨則更積極使用開福利支票換取選票的套路,如德國前總理施羅德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改革派”將在歐洲愈發少見,歐洲走出競爭力泥潭的進程將繼續拉長。
從短期來看,公投造成的金融市場動蕩將加劇歐元區貨幣和財政政策的調整壓力。意大利公投前後,國際投資者主要擔憂在於公投失敗將使意改革前景黯淡,歐盟遭遇更重大政治衝擊從而影響未來經濟發展前景。而國債收益率和歐元匯率是市場判斷歐元區經濟前景的“風向標”,公投前一個月,西班牙、意大利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上漲了22.87%和8.97%,歐元兌美元匯率跌了5.25%,僅12月4日當日歐元即下跌了1%。由此可見,投資者對公投的經濟影響持有明顯的看空態度。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帶來三大隱患。一是重債國國債利息負擔加劇,讓重負纍纍的政府赤字和縮減公債的進程雪上加霜,也阻礙政府在基礎設施、安置難民、增強企業競爭力等必要失誤上投入更多資金。二是銀行經營狀況惡化。由於歐洲銀行持有大量政府國債,國家收益率上升將使銀行資産縮水,影響其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向銀行危機前進一步。三是歐洲央行量寬政策遭到打擊。歐洲央行自2015年1月啟動的量寬以購入國債等資産向市場投放流動性,迄今資産負債表已經比2014年底增加一萬億歐元以上,而資産的縮水將意味著歐央行收購的資産價格虛高,泡沫被擠破,或使得歐元區遭遇新的風險。
在金融領域,意大利的銀行業危機將承受更大的挑戰。意大利目前銀行業壞賬達3600億歐元,為其GDP的20%。而以錫耶那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由於經濟連年衰退及歐央行的負利率政策,經營狀況每況愈下搖搖欲墜。由於倫齊政府的倒臺,此前意大利政府謀劃的錫耶那銀行救助計劃也不得不暫緩。使得投資者對意大利銀行業及經濟前景的擔憂激增,意大利的公司債和國債等金融資産或遭遇看空,惡化銀行的資産水準,經營狀況持續承壓。雖然歐盟目前有一定銀行危機的處置機制,意大利政府也能在必要時刻進行控制,預防系統性風險爆發。然而公投結果畢竟將使得外國投資者加速逃離意大利,銀行和政府的流動性及償債能力會面對更大的挑戰,也將更依賴於歐洲央行的資産購買計劃,金融健康狀況持續在“勉勵維持”之態。(董一凡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