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定海神針”

2016-12-30 20:03:13|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新華社信息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邵海軍 沈忠浩)2016年,世界經濟步履蹣跚,黑天鵝事件不斷。2017年,全球面臨新的挑戰。英國脫歐後續問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政策走向、即將到來的歐洲“大選年”為世界經濟增長帶來新的不確定性。一直被“唱空”的中國經濟最近反而受到“青睞”。

  近日,德國知名專欄作家弗蘭克·澤林先後在主流媒體德國之聲網站和德國《商報》網站發表署名文章説,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遠超歐美發達國家之和。澤林援引數據,2016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1.2個百分點。相反,美國只有0.3個百分點,歐洲僅0.2個百分點。

  就像巨浪中的航空母艦,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為全球注入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3.1%,發達經濟體的增長率僅為1.6%,其中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將分別增長1.6%、1.7%和0.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為4.2%,其中俄羅斯和巴西經濟將分別下降0.8%和3.3%。作為體量超過10萬億美元的大型經濟體,中國經濟則始終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連續三個季度6.7%的增長率遠高於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澤林認為,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中國經濟規模已大於美國,而且美國人比中國人所欠的債務要多得多。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到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國一方面承受動力轉換的陣痛、結構調整的壓力,一方面以自身的努力和定力持續為世界經濟作出貢獻。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定海神針”。

  中國經濟增長為全球提供動力。澤林以德國國民經濟支柱産業汽車業為例寫道,中國是德係汽車最大的銷售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前11個月,中國內地市場共銷售汽車2494.8萬輛,同比增長逾14%,“德國汽車生産企業切走了這塊蛋糕的很大一部分”。2017年,中國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品質和效益將穩步提高。中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拉動了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國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機制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進雙邊、多邊和區域開放合作;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促進與沿線國家各領域的務實合作。中國在不斷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過程中持續釋放市場需求和創新活力,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推進器”“壓艙石”。

  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方案。當前,全球處於後金融危機時期,發達經濟體嘗試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需求側“打麻針”,産生負面外溢效應,加劇全球資本和外匯市場的波動。而中國則真刀真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承受“壯士斷腕之痛”帶領全球走出産能過剩泥潭。中國還積極為陷入“新平庸”的全球經濟開藥方,推廣中國方案。G20杭州峰會最終達成的《二十國集團深化結構性改革議程》,首次將結構性改革與財政、貨幣政策提到同等地位,提出需求管理和供給側改革並重,短期政策與中長期政策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共進。中國堪稱世界經濟增長“智謀庫”。

  反觀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澤林認為,“未來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只顧自己,只顧美國,毫不在意美國能為世界經濟增長做何貢獻。”

  世界經濟已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決全球共同面臨的發展難題,需要合作,而非對抗。過去一段時期,部分國際輿論要麼唱衰中國經濟,要麼將中國貢獻論等同於中國責任論,企圖給中國“挖坑”。反全球化、民粹主義、孤立主義抬頭是全球發展合作的“毒藥”。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世界經濟增長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全球各國共同努力。秉承G20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精神,全球各國攜手推動新一輪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合作,重構國際貿易投資規則,共同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力量,全球經濟將行穩致遠。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