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馬槍"當成腐敗"絕命槍"
中國共産黨湖南省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今天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出席會議並講話。徐守盛強調,要紮實推進巡視全覆蓋,更好發揮利劍作用;繼續圍繞“六大紀律”,突出“四個著力”,盯住“三類人”,把握“三個時間節點”,把握巡視重點,今年實現巡視全覆蓋;對巡視過的地方和單位,多殺幾個“回馬槍”。(1月23日紅網)
祭出“回馬槍”,腐敗無處藏。熟悉中國古代史的網友們應該都很清楚,“回馬槍”原指古代用長槍作戰時的一種槍法,意為趁敵不備“反戈一擊”。當前作風高壓下一些官員上演“變臉戲碼”,中央巡視組一進駐便開始“顫抖”,巡視組一撤離又開始重新“嘚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違紀違法行為更趨狡猾、隱蔽和頑固語境下,殺“回馬槍”不失為紀檢監察人員一個有效辦案技巧。
另一方面,囿於人力物力等因素限制,紀檢監察機關也很難能夠對每一起案件都做到細緻、深入、全面調查。在巡視方面,也難以確保從辦案到整改每一個環節都盡善盡美。巡視工作若能多殺幾個“回馬槍”,當然能夠防止個別違紀違法者“漏網”,用事實説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以事實説明巡視力度在持續增強、節奏在不斷加快,誰再弄虛作假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回馬槍”釋放出來的另外一個明確信號,就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腐敗是“政治毒瘤”,易反復發作。如果不能持續用力,即便是“巡視風暴”最終也只能形成短期震懾效應。針對已經巡視過的地方或部門殺個“回馬槍”,就是在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在發現問題、解決病症,在力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想方設法不讓任何一個腐敗分子成為漏網之魚。
徐守盛強調巡視工作要殺“回馬槍”,已經讓人感受到了湖南對巡視反腐治本的重視。2014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巡視工作彙報時就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巡視要發揮三個作用,即發揮巡視的震懾、遏制、治本作用。而巡視反腐如何才能治本,“回馬槍”堪稱關鍵要素之一。作為湖南主政者,徐守盛要求巡視工作多殺幾個“回馬槍”,已經顯示出湖南對巡視反腐治本的重視。
巡視“回馬槍”,殺出了真威懾。多一些“回馬槍”,投機鑽營的漏網之魚當然就會“無處可逃”,形形色色的腐敗也將“遍尋而不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作風建設在三湘大地的正向推進,徐守盛的“回馬槍”必將愈來愈“鋒利”、愈來愈有震懾力。在“回馬槍”震懾下,頂風違紀者不得不收斂,不願縮手的人不得不收手,最終會成為腐敗“絕命槍”,殺出湖南政治生態的清朗健康。
文/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