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品牌深耕伊朗市場 推動中伊産能合作

2016-01-25 09:45:23|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蘭旻):隨著近期西方國家解除對伊朗相關領域的制裁,伊朗經濟社會發展迎來了新的階段,規模龐大的市場也蘊藏著深厚的合作機會。實際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國與伊朗在經貿合作方面保持著緊密的聯繫,特別是以奇瑞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通過“走出去”與伊朗企業進行産業合作,在提升當地製造業水準的同時,為中國伊朗加速産能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儘管長期受到西方經濟制裁,但伊朗一直在經貿合作領域與中國保持著較為穩定的關係。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介紹稱,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國對伊朗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為38.9億美元,雙邊經貿務實合作取得平穩發展,“一直以來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中伊兩國在政治上的友好關係和經濟上的互補性為雙邊經貿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近年來中伊雙方通過共同努力,克服國際政治經濟方面不利因素影響,實現雙邊經貿務實合作平穩發展。”

  在中伊經貿合作中,汽車産業合作一直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一批中國汽車品牌在過去十多年不斷深耕伊朗市場,加快與當地産業鏈、價值鏈的融合。早在2002年,奇瑞汽車就開始涉足伊朗市場,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介紹説,伊朗是奇瑞海外第一重要的市場,在累計出口的120萬台中,伊朗約佔20%,目前奇瑞在伊朗市場中排名第三,“我們有完整的生産體系,完整的零部件體系,完整的銷售網絡和服務體系,我們把最好的産品逐步引入伊朗,可以和其他外國企業競爭。中國車品質提升是非常快的,汽車造型、性能、包括選裝件水準特別符合年輕人的口味,伊朗又是一個年輕人佔主體的市場。”

  引入産品的同時,奇瑞也加快了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前後與伊朗汽車集團霍德羅、伊朗汽車製造商科爾曼合資建廠,實現本地化生産。尹同躍表示,與伊朗企業合作,一方面有利於奇瑞進一步融入當地的産業體系,同時也拉動了當地就業,提升伊朗汽車産業水準,增進兩國間的合作,“我們有幾個工廠主要是汽車生産,我們也帶過去一部分零部件,因為伊朗零部件工業水準比較差,我們把中國一些零部件企業帶過去,我們不要把中國東西全部拿去賣,或者成套散件拿去組裝,這樣對當地意義不大,我們真正在當地零部件製造,製造率提高,帶過去是技術,是圖紙、是管理,當地整個的製造工人隊伍提高很有幫助。”

  隨著奇瑞不斷深耕伊朗市場,包括一汽、東風、華晨、力帆、江淮等一大批中國汽車品牌也紛紛與伊朗開展不同形式的産能合作。而放眼整個中東地區,吉利與埃及企業合作建廠,在沙特投放新品牌,長城在伊拉克開拓市場,打造品牌競爭力,國産汽車品牌走進中東可謂一片繁榮景象。

  近兩年來,得益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建設,中國主動向西推廣優質産能和比較優勢産業,使沿途國家獲益頗豐。伊朗自古以來就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與中國進行産業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對此,伊朗外長扎裏夫表示,中伊兩國對建設“一帶一路”具有共識,在這方面,伊朗可以發揮引領作用,“對於習主席提出的絲綢之路的想法,我們兩國的觀點一致,在這一領域,伊朗可以發揮引領作用,串聯起新絲綢之路的海陸交通。絲綢之路不僅意味著經濟合作,也意味著各方合作共同促進阿富汗和中亞地區的安全,這些都是重要的合作領域。”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