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京津冀霧霾頻發:原煤散燒是空氣污染重要來源

2016-01-03 13:42:37|來源:新華網|編輯:李雪

圖片默認標題

霧霾下的北京 攝影:沈湜

  這個冬天,京津冀地區霧霾襲擾頻仍,應急警報多次拉響,成為政府和公眾的“心肺之患”。探尋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除了特殊的氣象條件外,人為的污染排放是重要因素。特別是“供暖季”變成“霧霾季”,讓煤炭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

  燃煤會帶來排放,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調整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呼吸之痛”迫在眉睫,煤炭又不得不用,“燃煤之痛”如何解?

  燃煤對霧霾“貢獻”幾何?

  燃煤、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污……對於霧霾的成因,特別是各類污染源的具體“貢獻率”,仍然莫衷一是。即便“排名不分先後”,燃煤也是不可小覷的重要誘因之一。

  “實時監測發現,重污染條件下,燃煤污染的累積非常快,特別是採取機動車限行、工業停産限産等應急措施後,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百分比顯著減少,但燃煤的貢獻百分比卻大幅增長,成為霧霾的主要來源。”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説。

  環保部分析,重污染期間,化石燃料或生物質燃燒排放的一次顆粒物增加明顯,原煤散燒對近地面污染貢獻最高,低矮面源污染對PM2.5濃度貢獻最大。

  從觀測數據看,與燃煤排放直接相關的有機物、硫酸鹽、黑炭等物質,是PM2.5的主要組成成分,也證明了煤炭污染,特別是城鄉接合部與廣大農村地區的原煤散燒,是導致近期華北地區大範圍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記者了解到,除北京、天津外,華北地區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佔比近90%,遠超全國平均水準。河北省常務副省長楊崇勇此前在國新辦發佈會上直言,河北治霾的癥結正是産業結構重型化、能源結構不合理,煤炭消費佔比高達80%,污染嚴重。

  在河北農村,每年耗煤量約4000萬噸,一些農戶使用高硫、高揮發的劣質煤,導致冬季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

  重霾發生後,環保部連續派出督查組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督查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的落實情況,結果卻不容樂觀。督查發現,華北地區散煤污染治理工作問題依然突出,北京市在售散煤煤質超標率為22.2%,天津市超標率為26.7%,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滄州4市平均超標率達37.5%。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