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像國際電影節打造中歐文化合作新平臺
趙雪湄,趙穎萌
12月中旬,第七屆歐洲萬像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在英國倫敦舉行。來自中歐政府及影視産業的諸位嘉賓匯聚一堂,共同見證16個國際獎項隆重揭曉。
入圍本屆電影節的68部中外電影作品競爭激烈,最終,20部影片的演職人員獲得殊榮,中國電影工作者收穫頗豐。中國科幻故事片《九層妖塔》包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陸川)、最佳男主角(趙又廷)三項大獎,成為本次電影節的最大贏家;蔣勤勤在其重返影壇的第一部作品《一個勺子》中塑造了一個淳樸善良的村婦——“拉條子媳婦”的形象, 奪得“影后”桂冠;劉子豪和魏一在電影《斐濟99°C的愛情》和《婆婆媽媽》裏嶄露頭角,分別獲得最佳青年男、女演員獎,等等。
電影節主席賈振丹致開幕詞。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經商處公使銜參贊金旭、英國政治家與慈善家Sheikh勳爵、英國投資貿易總署創意經濟、技術與建築大部門主管Sue Bishop 女士、英國電影協會(BFI) 國際事務部主任Isabel Davis 等相繼為電影節及中英文化交流年致詞。
北京電影學院院長 張會軍
北京電影學院校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會軍在發言中指出,歐洲萬像電影節作為主要的中歐電影合作交流平臺,發揮了重要的中歐人文精神合作的戰略平臺功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他表示,非常願意與萬像組委會共同努力,為中外新生代電影産業和電影人提供更多的條件和鼓勵。
頒獎典禮結束後,筆者就一個時尚又“拉風”的話題對張會軍校長進行了專訪:電影與互聯網(電腦)將怎樣相互結合?如何利用互聯網發展電影事業?
張校長侃侃而談:原來我們老説“互聯網+”,如今在北京、在國內開始説“電影+”了——電影加所有的領域。影像是內容,既是現實又是夢想。我覺得將來電影一定會借助互聯網的平臺把傳播速度做得更好;互聯網需要內容,電影是最有內容的東西,而且對觀眾的影響力很大。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顯示技術會越來越好。現在已經有68寸以上的互聯網終端技術顯示了,將來我們看大螢幕互聯網終端電影不是夢想,也不是空想。所以,電影做得越多,互聯網與電影也就越來越互動互利。
那麼,互聯網與電影院線是否會發生衝突呢?張校長接著説:“我覺得沒有衝突,因為這是不同的選擇。就像我們天天吃飯,不一定天天都到大酒店去,路邊小攤兒也有人願意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用多想,互聯網是電影院的一個補充,會吸引不同的人群”。這位在臺上致詞和在台下接受採訪都提到夢想的電影人告訴我:“我沒夢想了,我還有什麼夢想呢?我的夢想就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出來以後,能夠儘快地適應電影業的發展,能夠有活兒幹,有錢掙,有事兒做”。看來,張校長的夢想已經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