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劉尚希:從“産權”等基礎性問題推進結構性改革

2016-01-07 17:30:2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鄧晨曦

圖片默認標題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雪瑩)2016年1月6日,由中國記協、全國三教辦舉辦的第74期“記者大講堂”在中國記協新聞大廳舉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做了題為“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演講,解讀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實踐。劉尚希就“結構性改革的內涵”、“進行結構性改革的原因”、“怎樣推進結構性改革”等問題進行演講,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劉尚希認為,之所以進行結構性改革,是因為在新的發展階段,國家的整體發展結構出現了新的問題。“理解結構性改革要超越經濟思維,不能僅僅限于經濟的視角去理解,如果僅僅限于經濟視角去理解這個問題,可能就會相對片面。”“結構性改革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基於經濟領域的這些問題來談的,而是基於我們國家發展整體來説的。 ”

  他認為,社會道德水準下降導致誠信不足是當下“發展動力減少”的原因之一。“現在有些人訂了很多契約,但是把契約當兒戲,訂立的時候根本沒想去遵守它,這叫有契約沒有契約精神。”另外,發展動力不足還與創新能力不足有關,“創新要有一種社會意識,它首先與教育有關,與社會氛圍有關,與人們的生活興趣有關。如果説整個社會都是以物質為中心,都以金錢來衡量,都以眼前利益出發,誰還去考慮創新?更多的會是投機,而不是創新。”

  劉尚希認為,進行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是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重點是處理好三個維度的關係。“一個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第二是政府與社會的關係,第三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這三個關係就是三個支柱,支撐起整個國家的治理結構。全面深化改革是經濟、社會、政治、生態文明各個方面,整體性的改革、系統性的改革。如果是局部的改革就不能叫國家治理的現代化,目標就不能這麼定位。”

  怎樣進行結構性改革,劉尚希認為,“産權”等基礎性問題應該成為關鍵領域改革的一個總綱。“産權改革要積極推進。産權改革涉及到國企,也涉及到中央與地方的改革。財權裏面有稅權、費權,其實背後就是一個産權制度的問題,國家的自然資源産權歸屬何在?現在是在誰的地盤就誰説了算,以至於形成一種觀念,在誰的地盤這些資源就歸誰所有。所以很多區域的矛盾由此引發的。”

  針對當下的産權糾紛,他還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就跟房子一樣,買房的人買了房,但是不能把房子拆了,這是有約束條款的,不能用我這個房子去幹壞事。同樣,在當地政府管轄範圍的自然資源是國家所有,比如説土地、礦山的所有權的問題衍生出來的産權問題,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