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男子花20余萬自製飛機 幫助電力工人巡線

2016-01-08 09:21:13|來源:大河網|編輯:杜軍帥

  最近幾年中國民間人士造飛機的新聞層出不窮,他們用簡易的工具和材料實現著自己偉大的飛行夢,秦國連---中國眾多民間人士中的一員,執著而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理想奮進。

  秦國連造飛機不是為了實現個人的飛行夢,而是帶著一種理想和責任,他希望他造出飛機能讓許多工作不再艱難,讓更多人、讓更多家庭不受傷害,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獨立知識産權的實用通用飛機。

  秦國連,中國電力網公司河南省延津縣供電公司職工,1996年進入電力公司工作,在工作中他有個良好的習慣,喜歡讀書看報,每天關注國網公司編輯發行的中國電力報,每當看到山區的電力職工在巡線時翻山越嶺,危險重重的時候,他就心有感觸,替他們的擔心,為他們祈禱,心中萌發造架可以巡線的飛機,以減輕電力工人的工作負擔和人員的生命安全。

  2013年他開始為自己的理想付諸行動,決定造一架屬於自己的飛機,理想很宏偉,現實很殘酷,當他真正介入的時候他才發現要製作一架飛機所面臨的重重困難,他的飛機套件是通過一個朋友從美國發過來的,是經過航空認證的製造飛機的零部件,參照的圖紙是英文的,他必須先把英文翻譯成中文,再將英寸換算成釐米,這方面許多時候他要借助他15歲正在上學的兒子幫助。製作飛機,要求很多,控機重量等一些技術問題必須符合國家要求,因此,在製作中他不能搞錯一點,不能有絲毫馬虎,最使他頭疼的是,圖紙上標的是英制的鑽孔,而我們國家出産的鑽頭都是公制的,錯一個毫米(mm)都不行,為此,他專門跑到廣東找人買了從國外發過來的英制鑽頭,材料費200元,但路費卻花了3000多,讓他有些無奈,説到這裡他憨厚的笑了。飛機套材裏的金屬配件3000多顆螺絲都是英制的航空專用螺絲,沒有辦法,只能一邊做,一邊研究,遇到問題就給朋友打電話,請教行業內的老師,並借助網絡,上網查詢資料,用到什麼專用工具就上網上買,縣裏的十幾家快遞天天給他送東西,快遞小哥基本都認識他了,製作飛機的工具和材料都是自己投資的,沒有要國家一分錢,到目前已經投資裏了二三十萬,光製作工具就買了兩萬塊,一百多種,能裝一工具車,包括四十年代一元錢一根的鋼絲鋸都用上了。説到這裡他帶著一絲苦笑,也許還帶著一種甜蜜。

  秦國連説他製作的飛機是一種用雲杉航空專用木制作的飛機,當我們問到這種飛機有什麼優勢時,他説“他製作的飛機,一、不用適航證,二、不用航空駕駛證,三、安全系數最高,即便在高空航行時,把發動機關掉,它的時速就三到四十邁,只要掌握好方向就可滑行降落,目前世界上這種雲杉航空專用木制作飛機有4000多架沒有出現一例事故,安全性極好,但目前國內自製這種飛機的不超過十架,剩下的1769架統統都是購買國外的飛機,美國現有私人飛機32萬架,我們國內只是美國的2%。”説到這裡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面對技術上的困難他可以去學習,去努力,去排除那些阻擋自己的困難,但是對於心理上的打擊他卻難以忍受,一些人對他的做法不理解,覺得他在異想天開,稱它為瘋子、半吊子、傻瓜,一些風涼話更直接的説到他當面,叫他傻叉, 後來乾脆有朋友直接喊他譜哥(即不靠譜的意思),家人也多次勸他不要再做這樣的傻事,父親以前做過教師,當過村支書,看到他執著的在做這個事情,慢慢的就接受了他的行為,並給予他很大的鼓勵,74歲的老父親天天坐在他的工作室裏給他和孫子打氣助威,併為他書寫了自己的墨寶“精幹巧奪天空飛,要細心方寸之間,橫批,戰勝困難”,雖不押韻,但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所做事情的認可和支持,為他減壓,讓他在親人的安慰下能夠排除干擾去完成自己的宏偉志向。

  在我們採訪過程中,秦國連不斷的向我們展示著他在製作飛機中留下的精彩瞬間,面對40多度高溫天氣,他和兒子在工作室工作的圖片以及他在飛機的尾翼用紅黃兩種色彩描繪的五星紅旗、在飛機一側用英文書寫的MADE IN CHINA (中國製造)的中國標誌 。這些標識代表了他們全家人的自豪,代表了全中國人民的自豪,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還有一件事,令他十分欣慰,在飛機製作期間,他的飛機已經被深圳博覽會定下,舉辦者説,五星紅旗是我們的驕傲,雖然飛機所用材料是美國雲杉,但百分之九十的製作和加工都是咱自己(中國人)親手製作的,國家明文規定,製作過程只要超過百分之51的製造工藝即為自己的專利,而秦國連的飛機超過了百分之九十,是地地道道的國貨。

  秦國連的飛機採用的是奧地利羅泰克斯447發動機,全球百分之90的飛機發動機都是這個廠家出的,發動機原來是手拉啟動,現在秦國連將它改裝成一鍵啟動, 也算是國內改裝第一例,秦國連所用的配件和套材全部都是經過航空認證從美國進口,而美國發過來的圖紙是後三點起落架,秦國連根據國情改裝成前三點,剎車系統是他自己研發的,油箱也是自己製作的,另外他在機翼兩側和尾翼頂部還安裝了警示防撞鐳射燈,目前為止一切妥當,經過九個月的努力,他的飛機終於製作成功。

  單位局領導聽到他造飛機這個消息十分驚訝,親自來他的工作室觀看並給與指導,詢問他有沒有困難,當局領導得知他要參加元月26日在深圳舉辦的中國私人航空博覽會的時候,高興的鼓勵他説到時局長一定親臨現場,為他打氣助威。

  秦國連製作的這架名為中單翼最輕形運動飛機,符合國家的一切標準,一旦投入使用可以高壓巡線,農林打藥,搶險,航拍,教練機等多項實用,這是河南省首駕由美國雲杉航空專用木自製的中單翼輕型飛機,它的總重量僅有113公斤。

  近年來中國通用航空進入到一個火熱時期,幾乎每週就有一個通用航空展,帶有飛行表演的航展更是不計其數,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有益補充,可以成為各行各業提升作業能力、完善個性化交通運輸的得力工具,目前中國的通用航空飛行活動已深入到國家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在工業、農業、林業、漁業、旅遊業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來看,我國交通運輸主要領域都已經居於全球前列。我國高速公路里程與汽車産銷量、高鐵通航里程與鐵路裝備製造産值、內河通航里程與港口運輸量、船舶製造量等領域都處於全球第一, 但是,與交通運輸其它領域相比,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相對落後是全面的,從通用航空器保有量的世界排名來看,我國進入不了前十五名,排在瑞士、比利時等國之後,不僅落後於發達國家,也僅佔到巴西9.6%和南非的16.2%。人均通用航空規模衡量僅為全球平均水準的9%和3%左右。我國通用航空産業尚處於規模化發展的初期,通用航空運營業具備每年700億營業收入、600萬飛行小時以及2萬架存量通用航空器的潛在規模,即使不考慮同期國民經濟的整體增長形勢,通用航空産業在未來十年具備更快發展(年均增長20%以上)的潛力。

  “ 一帶一路 要海、陸、空齊頭並進,用現代化交通工具來連接。”2015年3月在“一帶一路”通用航空發展戰略論壇上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對中國通用航空做了這仰的描述:與民航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通用航空發展十分滯後,2800多個縣,像樣的通用機場只有78個。如果每個縣建一個通用機場,就是2800個通用機場。一個機場一千米就是2800公里。1公里投入一個億就是2800億,這對於拉動中國經濟將是很好的基礎投資,再加上其它配套設施建設,各方面的資金投入,就是一個巨大的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建設增長點。在“十三五”期間中國推進通用機場“縣縣通”的市場條件存在、市場需求巨大,要引導地方政府認識到民航産業對社會經濟的巨大拉動作用,推動地方儘快儘早地建設起通用機場。

  在採訪快結束的時候秦國連談到他對未來的暢想:“我國省市地區、縣級區域共有三千多個,如果一個縣或者一個市一年造出20架飛機,那麼我國每年就有6萬架這樣的通用飛機,五年就會達到30萬架,帶動150萬人就業問題,到那時我們就會成為世界低空領域的通用航空大國”,秦國連對未來的自信與暢想感染了我們,我們更期待秦國連製作的中單翼最輕形運動飛機在2016年元月26日深圳舉辦的中國私人航空博覽會上能大展神威,書寫中國通用飛機的華麗篇章。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