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魚店承認店員代簽單 導遊自曝帶人提成60%
另一顧客王女士提供的帳單。
D再起風波
又是這家店!
遊客再曝吃頓魚近 1.6 萬元
常州陳先生在哈爾濱吃鰉魚消費上萬元這事還沒完,又有遊客爆料,就在同一家店,同一時間,浙江的王女士一行19人,消費了近16000元,其中最貴的鰉魚魚頭售價達498元一斤。
15日上午,浙江的王女士反映,2月9日晚,陳先生與店家發生爭執時,她正在北岸野生漁村二樓就餐,一行19人(不包括導遊和司機)點了30多斤魚。一結賬懵了,竟要15735元。王女士一行也點了店家推薦的名貴野生鰉魚,並且是鰉魚頭,每斤498元。僅這一份魚頭就花了近8000元。
王女士稱自己也是被導遊帶去漁村的,“稱魚時被口頭告知價格。”王女士一行人在結賬時發現陳先生等顧客與店家發生爭執拉扯,看到自己接近1萬6的帳單也很“震驚”,而鄰桌的6人旅行團消費也近萬元。
“我們對斤兩也有懷疑,但當時警察來了,導遊和司機説他們在打架不安全,要我們馬上結賬。”王女士稱,30多斤的魚只吃了三分之一,只能買了盆子把剩下的魚打包帶走。
目前,松北區旅遊局已經聯繫到王女士進行詢問調查,目前王女士一行在與旅行社協商賠償,等待調查結果。
浙江遊客王女士等人消費了15735元的菜品中,其中出現了一道“新菜”——“鰉魚頭鐵鍋燉”,票據顯示鰉魚頭單價為498元/斤,總價為7918元。
記者15日在北岸野生漁村採訪中,並未在“魚類展示櫃”發現關於“鰉魚頭”的單獨標價;而在當日營業時,鰉魚頭也並未在漁村公示的易拉寶菜牌上“明碼標價”。但當記者16日13時再訪該漁村時,其易拉寶菜牌仍沒有鰉魚頭的標價,但在“魚類展示櫃”上新增了一個“黃色紙殼價簽”,黑筆手寫“鰉魚頭498元/斤”。
立即評
以公允調查回擊“天價魚”式的消費陷阱蔣璟璟
數日發酵之後,“天價魚”事件非但沒有塵埃落定,反倒越發疑雲滿布。在連番反轉、再反轉之後,所謂的是非對錯,正慢慢變得模糊含混。由於“筆跡爭議”等新看點的加入,這場普通而嚴肅的消費糾紛,儼然正滑向全民偵探劇的庸俗劇情。一面是幾乎一邊倒的官方調查結論,另一面卻是民間持續不斷的舉證、批判與質疑。當事人陳岩最新的火爆發聲,無疑將兩方陣營、兩種意見的拉鋸,又推向一個高潮。
事實上,在哈爾濱松北區公佈調查報告之際,曾經直言“未能聯繫到當事人”,並稱希望其主動與之聯繫,還原事件原貌。從這一細節不難看出,當地官方對於自己所給出的“結論”,還是留有足夠的迴旋餘地!如今,陳岩隔空回應,自然是對後續調查的一大利好。我們期待著,當地相關職能部門,能夠秉持公允立場、拿出最大的誠意,爭取儘快與陳岩取得直接接觸,繼而在採納各方説辭、嚴謹核實甄別之後,最終給出令人信服的調查結論。
在15日,當地調查者僅僅憑著店方的一面之詞,就急不可耐拋出疑點重重的“調查報告”,這本身就顯得很是詭異。在很多人看來,此一舉動頗有地方保護主義,以及“危機公關、維護形象”之嫌!如此這般,過程存疑、結論偏頗的“調查”,不僅未能平息眾怒,反而會加劇焦慮。再加之,由此衍生的地域污名化和露骨的人身攻擊,更是使得“天價魚”事件一步步複雜化、情緒化。
或許,尤需厘清的一點在於,“天價魚”事件無關其他,本質還是一起消費糾紛。評判其中是非曲直,要基於事實真相,要基於法律界定,更要基於市場常識。當地調查組表示,涉事餐館明碼標價,故而不涉及違規——這套邏輯看似有理,其實並不能站住腳。這是因為,陳岩係旅行社“引導”進店消費。陌生的消費場景,陌生的消費對象,這一切都決定了,陳岩被置於刻意營造的信息不對稱狀態,故而很難做出理智的判斷與選擇。
“天價魚”事件,有別於一般的宰客事件,就在於它乃是一種共謀式、鏈條化的消費陷阱。捍衛消費公平,絕不是做到明碼標價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要保護消費者充分運用理性、審慎做出決定的權利。但願“天價魚”事件的後續調查,能夠對此有所説明。本組稿件綜合新華社、《新京報》、中國日報、常州電視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