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 北京走在前方

2016-02-29 16:57:1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春曉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易成晨)2月26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北京市民政局聯合組織“北京市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最新進展境外媒體系列採訪之養老服務篇”,美聯社、德國商報、東京廣播公司、富士電視臺、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香港大公報、鳳凰衛視、澳門日報、中國日報等30余家中外媒體40余名記者參加。對北京市近兩年來養老服務業的新舉措和新亮點、北京市養老數據精細化管理、“寸草春暉”養老服務機構和朝陽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等的採訪,令記者反響熱烈。北京市新聞辦主任王惠和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出席。

  數據:老齡化將迎峰值 北京市直面養老難題

  基數大、增速快、分佈不均是北京老年人口當前的基本情況,李紅兵介紹稱,北京市已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300萬,並以每天凈增80歲以上的老年人120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450人的速度上升,這也將導致老齡化峰值很高,在未來20年,北京市每3個人裏就會有1個老年人,並且這種高峰值的狀況將持續50年。分佈不均表現在城六區裏集中了2/3的老年人,目前大約有200多萬人。

  如何解決這一龐大群體的燃眉之急是北京市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目前全市養老機構約有500家,在建的養老機構床位達到12萬張,入住在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有4.9萬人,相比巨量的老年人口這顯得有些不夠,李紅兵説,與此同時北京市家庭規模正趨於小型化,空巢老年人佔總人口的一半,失去自理能力或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老人達15萬人,因此,北京市提出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同時也是世界趨勢,那就是居家養老。

圖片默認標題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展示北京養老助殘卡。易成晨 攝

  個人:發放養老助殘卡 實現精準化大數據式服務

  具體到每一位老年人,北京市採用了大數據式的服務。北京市以後每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將人手一張養老助殘卡,這張卡既是一張銀行卡,具備相關的金融功能,同時也是一張折扣卡,為老人提供社會給他們相應的折扣服務,它承載了老年人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福利,持有此卡的北京老年人將享受到更優惠更便利的服務,覆蓋百貨購物、醫療服務、家政服務、文化娛樂等十大類,比如購物享優惠,免費進公園等等。

  依據這張卡,北京市可從北京通—養老助殘卡數據管理中心幾乎實時追蹤到各種數據,例如全市老年人口詳細精確的年齡分佈、地區分佈、人數變動、人口流動,以及對他們的行為軌跡精準化分析,例如消費類型、消費時間、消費數額等等。

  李紅兵介紹稱,這張卡已經服務北京市80歲以上的老年人1年整了,到今年12月底,北京65到79歲的150萬老年人都將拿到這張卡,到2017年底,所有到60歲的老年人都將拿到這張卡。並且在北京常住半年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享受到這種優待,非京籍也包括在內。  

圖片默認標題

寸草春暉養老院裏的一名老人在彈奏鋼琴。易成晨 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