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中國經濟硬著陸論"不符實際

2016-02-04 10:34:52|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肖中仁):針對近期有輿論認為,中國經濟正在硬著陸,以及中國拖累了全球經濟增長等説法,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3日在北京表示,這兩種説法並不符合實際。中國有條件、有能力鞏固向好勢頭、態勢和形勢,有信心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9%,創下20多年來的最低水準,受到各方關注。針對“投資大鱷”索羅斯認為“中國經濟正在硬著陸”的説法,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當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個説法並不符合實際,“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逐步放緩,相當一段時間有這樣一種説法,就是要硬著陸。我想,物質基礎比較雄厚,市場需求比較大,區域空間廣闊,生産要素品質提升,宏觀調控的經驗在不斷增長,這五個方面實際上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我説近些年經濟運行的現實和今後中國經濟運行的現實會證明這一議論是站不住的。”

  徐紹史説,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變化,但是仍然運行在合理區間。比如説,從主要宏觀調控指標看,中國的經濟增速、就業、居民收入、物價漲價均較為平穩。他認為,6.9%經濟增速已經是一個不俗的表現:“首先,6.9%還是符合增長預期的。第二,6.9%的增速是在世界經濟深度調整、經濟貿易低速增長的情況下實現的。美國經濟好一些,但是它去年第四季度也只有0.7%,全年2.4%。歐元區和整個歐盟大概1%多一些,也到不了2%,日本的經濟超不過1%。新興經濟體正在分化發展,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第三,6.9%的增速是在轉型升級加快的背景下取得的。只要就業比較充分,物價能夠平穩,我們並不追求高速度,6.9%也是個不俗的表現。”

  針對中國拖累了全球經濟增長的説法,徐紹史也並不認同。他説,2015年,中國GDP佔世界GDP總量約為1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也顯示,中國經濟增量對世界的貢獻率超過25%,已經超過了美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是1276億美元,比2014年增長了10%。因此,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外商來華投資的熱情並未減弱。徐紹史説,“外資並沒有減少,而且還有增加。去年全年吸收非金融類外資1262億美元,比2014年還增長了5.6%,這是近幾年來比較高的一個增速。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2015年世界投資報告調查顯示,2015年到2017年中國還是跨國公司看好的一個市場。比如,貴州正在搞貴安新區,貴安新區跟(美國)高通公司合作,搞晶片的生産,高通公司要把一些比較高端的技術轉移到中國來,它在中國增加的投資額度是非常大的。”

  談到2016年,徐紹史指出,中國的需求結構、産業結構、地區結構、城鄉結構,甚至能源結構都在不斷優化,新的經濟動能正在孕育成長。他強調,中國完全有信心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