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秦麗雲與李松泉:我們是脫貧攻堅戰的帶頭人

2016-03-10 16:38:0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圖片默認標題

記者採訪全國人大代表秦麗雲

圖片默認標題

記者採訪全國人大代表李松泉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朱福寧、吳晶):中國全國人大代表秦麗雲(傣族)、李松泉(拉祜族)分別來自中國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基層,自2013年他們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後,為建設自己的家鄉、儘早脫貧致富,盡心盡力的努力工作著。

  秦麗雲來自雲南省臨滄市耿馬泰族佤族自治縣,2015年12月秦麗雲穿著厚厚的棉衣,坐了兩個小時的汽車,又步行一個小時穿過一片橡膠林,最後又坐拖拉機來到了孟定鎮芒撒村。這裡是她對口扶貧的村子,也是她履職以來多次調研考察的地方。她説:“他們調侃説,我們雲南臨滄的車牌是雲S,反映了彎道特別多。從我們市(臨滄市)到我們縣(耿馬泰族佤族自治縣),雖然只有100多公里,但是需要三個多小時。我們臨滄市是雲南省唯一沒有通高速和鐵路的城市之一。”

  2015年12月,備受關注的大(理)臨(滄)鐵路正式開工建設。五年半後,臨滄將改變不通鐵路的歷史。這和秦麗雲對於臨滄市“想致富,先修路”的建議不無關係。今年,秦麗雲仍然建議加大雲南交通網絡的建設,讓大山裏面的人走出來,也讓外面的人能夠進去,“交通條件的不便嚴重制約了臨滄當地經濟的發展。要想富,先修路。當時我們去孟定鎮芒撒村,其實距離不算遠,只是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但是我們驅車兩個小時,又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翻過橡膠林的山坡,然後村裏派了輪胎上了防滑鏈的拖拉機接我們。因為坑大太了,一般的輪胎是不行的。出行的不便造成很多人就不出來了。”

  李松泉來自雲南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這裡經濟發展落後,百姓生活水準低,在收入方面,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2000多元,遠低於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0元左右的標準;在居住環境方面,糯福鄉4938戶居民中,目前仍有約2600多戶住在木板房或竹籬房裏,其中大部分已經納入列為危房的範疇。李松泉在其履職3年來,圍繞農民增收,産業發展等問題共提出了34項建議。他認為,亟需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加大對貧困地區産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增加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這一塊,我提出的建議是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産業的支持力度。現在貧困地區缺的是資金和項目,如果國家精準扶貧,把資金和項目都能夠落實到貧困戶頭上,發展一些經濟效益比較好的項目,比如種植和養殖。通過發展種植和養殖業,使農民增加收入,並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精準扶貧”是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的重要指示。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新年首個調研地點就選擇了雲南,總書記強調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此,雲南省在瞄準扶貧對象,進行重點施策上做足了功夫。李松泉的所在單位不僅有對應的幫扶村,單位所有的幹部職工還有自己的掛鉤戶。“不脫貧,不脫鉤”是李松泉經常講的一句話,“我也有自己的掛鉤貧困戶,掛鉤之後就要對他家的貧困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然後結合實際情況,對如何脫貧作出思考。單位會統一收集操作性比較強的脫貧措施,並由縣裏和鄉里最後確定如何對他家實施幫扶。作為我們扶貧工作隊的隊員,對他家的工作是包下來的。不脫貧,不脫鉤,直到他家徹底脫貧為止”

  秦麗雲履職三年來,對40多個困難農戶進行過實地的走訪,確保每一分幫扶資金都用在實處。其中一個被救助的小女孩的故事,給秦麗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説,“這個小女孩家裏有四個孩子在上學,一年的時間內,她的爺爺不在了,母親也患尿毒症去世。之後,她們的爸爸在外務工的時候,騎摩托車遇到車禍,不幸遇難。突然之間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家裏所有的重擔落在這個小女孩身上。而她當時正在讀專科,還差一年就能畢業。我們剛好就利用了‘為民辦實事’活動的經費,給了這個小女孩5000元,讓她完成學業。”

  想從根本上脫貧,秦麗雲和李松泉都提出要加強教育,提高貧困地區的人口素質。“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今後五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將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而在秦麗雲和李松泉眼裏,來自貧困的邊境少數民族地區距離這樣的目標還很遠。

  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8年,不僅低於全省平均的7.6年,更遠遠低於全國平均10.23年的水準。李松泉建議國家對邊境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實施免費教育,特別是免費職業教育,避免走進因為貧窮不能讀書,因為素質低仍然貧窮的惡性循環,“我們邊境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比起其他民族,和發達地區的家庭來説,支持孩子讀書的觀念和意識還比較淡,主要是因為貧困的原因。不想讓子女上學,增加家庭的負擔。針對這個情況,國家應該對這些孩子進行免費的教育。比如針對初中畢業的學生,他們去讀職業教育,學習修理和種植養殖方面的技術。他們自身的素質提高後,回到村子裏,不僅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術脫貧,還能帶動當地的群眾和他一起致富。”

  而對於一個即將接受學前教育的孩子的母親來説,秦麗雲對上幼兒園難,費用高等問題特別關注。她今年帶來的建議就是“把幼兒教育列入義務教育之中”。秦麗雲強調,並不僅僅因為自己的孩子面臨入園難的問題,而是在調研中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戶的孩子,沒有接受學前教育,就直接進入一年級讀書。很多孩子甚至連普通話都聽不懂,很快就對上學失去了興趣,“我覺得現在的幼兒教育關乎到千家萬戶。我在走訪時發現很多學前教育的力度不夠,在農村,很多學前教育是無法滿足的。很多孩子直接進一年級,但是基礎差,跟不上,很快就會産生厭學的心理。在我們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在家裏都是講民族語言。如果有學前教育,就能給孩子們灌輸漢語普通話,他們學起來就不吃力了。”

  秦麗雲和李松泉每年“兩會”期間來到北京,他們把邊境貧困少數民族的呼聲帶來,回到家鄉後他們又將紮根基層,在貧困戶身邊宣傳脫貧方法,謀劃致富路線。他們是來自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全國人大代表,更是這場脫貧攻堅戰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