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03-10 21:34:26|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靳松

  對於一個擁有10 幾億人口的大國而言,農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價值。當前,農業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業改革的重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難點也在供給側。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如何認識和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呢?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片默認標題

  圖為:2016年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的審議。

  一、為何改?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已經下降到9%左右,但它仍然是國民經濟中的基礎産業,當前同樣面臨著結構性失衡的問題,需要使用改革的方法來解決。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當前,我國農業經濟運行中有總量平衡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更為突出,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力氣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調整。”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問題倒逼的結果。問題與發展相隨,也是改革的肇因。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增産, 供求總量基本平衡,實現了建國以來糧食産量“十二連增”,農民收入“十二連增”,但結構性問題日益凸顯。糧食進口規模不斷高企,而國內托市收儲的糧食庫存也將保持高位,呈現出生産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怪現象。一是有效供給不能適應需求變化,進入新世紀以來這15年,糧食的生産結構上出現明顯的變化:大豆的産量不斷降低,但需求增長最快的正是供求缺口最大的一個品種;玉米的産量急劇增長,15年來翻了一番。增産的未必是需要的,減産的恰恰是需求必須滿足的。二是生産成本過高,農産品價格全面高過國際價格,競爭力低下。國內國際大宗農産品價格差距很大,國內農産品價格不但普遍高於國際市場價格,部分農産品甚至還遠高於配額內的進口到岸價格。如此高的糧食生産成本,在國際上完全不具備競爭優勢,國內企業也不願意買國內的農産品。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只能是增産越多,虧損越多。三是絕大多數農産品産量過剩,收儲政策導致財政負擔沉重。針對當前突出問題,著眼于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為根本目標,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符合農業發展規律。農業本身具有其特殊性,農業的産業性質和其他的産業有很大的不同。農業受自然的影響,生産方式落後,生産週期比較長,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方面敏感。同時,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其他産業的關聯度很高,牽一髮而動全身。農業發展的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與之相應的內部結構與外部特徵,兩者互相促進相互影響。但當二者出現不協調甚至矛盾衝突時,農業經濟發展將呈現遲滯甚至危機。為此,國家通過重新調配整頓原有的和制定實施新的政策措施,使農業內部結構適應農業發展的新環境新要求,以使農業發揮更大經濟社會生態功能。這一過程也是農業自我適應和自我修復過程。因此,農業結構性改革是符合農業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