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專家建言中國經濟:全面減稅改善營商環境是重點

2016-03-10 16:24:4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駐新加坡記者 趙穎):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備受關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國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強教授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發展所經歷的必然階段,並指出全面減稅、改善營商環境、國企改革將是中國經濟改革的重中之重。

  兩會期間,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引發全球關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國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強教授在受訪時就表示,非常關注中國在兩會期間所傳達出的經濟改革思路,“我比較關注國企改革問題,財稅體制的改革問題,我認為這是目前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為67.7萬億元,增長6.9%,創下25年來增速新低。在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將會保持在每年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李克強總理指出,現在國內生産總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的增量,相當於5年前1.5個百分點、10年前2.5個百分點的增量。經濟規模越大,增長難度隨之增加。對此,傅強認為,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從出口和投資驅動到消費和服務驅動的轉型階段,因此現階段數字並不重要,更應該關注的是增長的品質,“對中國現在這麼大的經濟體量而言,絕對的速度並不是一個大問題,而更注重的是質,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這是在不同的階段上(進行的比較)。任何經濟都有週期性,同時中國正在進行結構改革。從歷史來看,所有快速工業化經濟體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只不過中國剛好經歷一個全球經濟走弱的時期,所以顯得困難一些。應該以正確的態度看待這個問題。”

  傅強認為,由於全球經濟低迷,産能過剩等因素,過去以出口和投資作為發動機、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途徑越來越弱,而通過創業創新、消費需求帶來的新動力何時能夠承擔經濟發展的重擔,是接下來要面臨的課題,“我認為當務之急是全面減稅,改善營商環境是中國經濟最大的支持,也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全面減稅、減輕企業負擔是重中之重,等到市場流通效率得到改善,企業盈利就會改善,就業也沒有問題,企業減負後,工人所能得到的份額也會增加,消費的動力和能力就會增加。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需求和供給對應起來,讓經濟效率提高。一方面使企業減負,另一方面讓消費者有需求、有足夠的錢花。”

  為企業減負也確實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6年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而適度擴大的財政赤字,將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進而去庫存、去杠桿、化解過剩産能和降本增效,也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對此,傅強認為,對中國而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讓市場經濟發揮更多配置作用,“解決過剩産能與市場需求脫節問題,很重要的就是國企改革,對過剩産能關停並轉,通過市場化手段兼併重組,把産能結構優化。經過這個階段之後,中國的經濟就會呈現一個不同的面貌,而經過這次重組、行業洗牌之後留下來的企業競爭力將更強。對中國企業而言,這也是一個必經的階段。” 

  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服務業在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重在2015年上升到50.5%,首次佔據“半壁江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傅強認為,中國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快步調發展現代服務業,這將有利於中國經濟實現自我循環,“要讓勞動者在GDP的份額中提高,需要服務型經濟起到更大作用,這也是中國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難點。服務性經濟比重越來越高,服務需要人,經濟的收入也會更多走向勞動者,就可以消費,實現經濟自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