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領會三個“沒有變”,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政策“定盤星”

2016-03-11 14:48:56|來源:南方日報|編輯:王瑞芳

  “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討論會上的重要講話全文發表,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申了我們黨的一貫立場,回應了社會重大關切,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政策“定盤星”,對進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信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我國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經濟是長期以來在國家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為國家建設、國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貢獻,是全體人民的寶貴財富。非公有制經濟是在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指引下實現的,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穩定經濟的重要基礎。實踐充分證明,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黨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從來沒有動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中國共産黨黨章都寫明瞭這一點,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目前,我國非公經濟數量已佔市場主體總數的90%以上,並創造了超過60%的國內生産總值,超過80%的社會就業,超過65%的固定資産投資,超過67%的對外直接投資。面對如此驕人的成績,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改變現行政策。“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要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需要各方面齊心協力來幹。“任何想把公有制經濟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不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國改革發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錯誤的。”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講話,向全社會釋放了清晰無誤的政策信號,“三個沒有變”更是讓非公經濟人士吃下一顆“定心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持續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非公有制企業市場準入、平等發展的改革舉措,包括鼓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金融機構、允許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允許企業和社會組織在農村興辦各類事業,等等。這是“三個沒有變”最有力的證明。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了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關鍵是狠抓落實,將政策效應轉化為現實生産力。針對一些政策配套措施還不是很實、政策落地效果還不是很好的現狀,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從實際出發,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關配套舉措,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這同樣是用行動來詮釋“三個沒有變”。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就是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一時一事會有波動,但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優勢凸顯,我國仍然是全球投資機會最好的國家。“不畏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以及“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50項重大舉措和300多項具體措施,都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我們相信,非公經濟發展、非公經濟人士施展才華面臨的空間將更加廣闊、機遇將更加充分、前景將更加美好。廣大民營企業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創造精神,正確認識、積極適應新常態,爭取新常態下的新作為、新提升、新發展。廣大非公經濟人士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大勢,提振發展信心,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發揮企業家才能,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和創造力,推動企業不斷取得更新更好發展。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既為非公經濟發展注入了堅定信心,也為非公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非公經濟發展得最早最快,創造的價值也更大,發揮的作用也更明顯。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刻領會總書記提出的“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堅定有力的政策支持。廣大非公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士要從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汲取發展動力、提振發展信心,緊緊抓住時代機遇,為廣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