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中國製造"如何在供給側改革中發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黃蓉):有數據表明,去年一年,中國人海外消費了1045億美元,大到電器,小到指甲刀、牙膏,無一不出現在國人海淘的籃子中,國人海淘的現象直指中國製造業的痛點——有消費需求,卻滿足不了。由於長期忽視了“提升消費品品質”、“轉型升級”等供給要求,“中國製造”尷尬地在消費者對優質、智慧、個性化商品的需求面前捉襟見肘。
對於製造業面臨的難題,今年中國政府報告就提出了相應的供給側改革要求,其中包括“提升消費品品質。加快品質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建立商品品質懲罰性賠償制度。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産,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一供給要求,確實地為“中國製造”開了一處良方。而今年兩會,也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圍繞“中國製造”在供給側改革之路如何發力獻言獻策。
製造業要“質” 要“標準”
長久以來,中國製造以粗放、密集型加工方式為主,被貼上了低質低價的標簽。而國人海淘現象則促使製造業思考海淘背後的消費動因——消費者追求高質低價的産品,而相較于低價,高質更具吸引力。而高品質産品的缺乏,與高標準空缺不無相關。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明波説,“為什麼我們的消費者願意去國外買東西?一年買1000多個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産品的要求標準比較低。因此,一定要把品質標準提上去,才能讓消費者對中國製造有信心。”
製造業要“智” 要“創新”
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認為,經濟新常態下,傳統産業代表的舊動力在減弱,以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為代表的新動力不足,成為我國製造強國的主要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工程師趙萍認為:“中國製造要從科技創新找動力。科技創新既是中國製造轉型的動力,也應是中國製造的內在品質。”
而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則用了一個很生動的説法解釋了科技創新對於製造業的重要性,他説“生産力三要素中的勞動力、勞動對象、勞動工具,三者的關係都是做加法,可是科技不是做加法,而是在做乘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説,中國製造在佔全球該領域增加值的近四分之一,但換回來的等價物卻不到四分之一,是什麼讓等價交換縮水了?就是其中科技創新引發的生産力問題,中國製造在靠廉價加工存活時,國外製造在用科技創新將物品價值倍級增長。
製造業要“品牌”
中國製造業因長期處於生産鏈條中的“加工製造”環節,對於産品的前期研發和後期的品牌銷售卻都存在著短板,這一問題可從國人到日本買馬桶蓋事件中窺見一斑,明明是中國製造,卻要去日本購買,近在眼前的産品卻無人問津,這背後就隱匿著製造業在科技研發和品牌塑造方面的忽視的原因。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輪值總裁周雲傑説,“中國製造不要單純地追求智慧製造方面,要以品牌為核心來推動製造的發展。只有以品牌為核心,中國製造才能有更大的方向”。
而對於去年初的“馬桶蓋事件”,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則回應,她曾做過一個實驗,把品牌去掉,讓國産電飯煲與國外産品同臺競技,結果中國貨勝出。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在製造業的競爭環節,品牌塑造必不可少,只有當中國品牌享譽世界之時,中國才是從製造大國邁入製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