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18))
“新常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關鍵看怎樣認識和把握,認識到位、把握得好、工作得力,就能把挑戰變成機遇。”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民建工商聯聯組會上發表講話,又一次提到了“新常態”。
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的公開文章和講話中,“新常態”被提及了160余次。為什麼説新常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把挑戰變為機遇具體應該怎麼做?這些問題,在習近平的文章和講話中,已經多次進行了闡釋。
新常態下的“定”和“變”
2014年5月,習近平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首次提及“新常態”。他説:“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2015年7月在吉林調研時,習近平強調,適應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趨勢性特徵,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
以發展的眼光來看,事物是常新常變的,中國經濟也不例外。面對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一方面求“定”,保持平常心和戰略定力,以不變應萬變,這是一種自信;另一方面求“變”,在變化中尋求創新、進步和突破,以萬變應萬變,這是一種智慧。
求“定”,是因為認識到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一個客觀狀態”和“一種內在必然性”,所以我們要適應。求“變”,是因為“在新常態下,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所以“我們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
新常態帶來新機遇
在新常態提出6個月後,習近平在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首次系統闡述了新常態。
他説:“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産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佔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增速雖然放緩,但由於中國經濟體量大,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會降低。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9%。在世界範圍內,這一增速依然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仍在25%以上。
而不論是結構優化還是動力轉化,都離不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共有23次談到結構改革,包括供給側改革、調結構等,62次談到創新。供給側改革要求清理“僵屍企業”,淘汰落後産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這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戰略相吻合。顯然,它們都會帶來很多新機遇。
新常態需要改革
伴隨著新常態而來的,還有新矛盾新問題。“能不能適應新常態,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習近平説。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涉及15個領域、33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其中,經濟體制改革是重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出發點和落腳點。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現在的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但只有“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習近平曾堅定地表態:“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將堅定不移把改革事業推向深入。”
在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在內的“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下,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這正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而無論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還是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正如習近平所説:“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