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話語越接地氣越精彩

2016-03-14 18:03:41|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楊玉國

  正在進行的兩會中,傳遞出不少“好聲音”。廟堂之音,下達民心,國策民意交流若要暢通無阻,就必須讓老百姓聽得懂、願意聽。不論是政府報告,還是官員發言抑或代表提案,“接地氣”無疑是今年兩會話語的主旋律。

  回看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其內容可謂出實招、接地氣、暖人心。圍繞養老、醫療、教育等關乎民生和幸福指數的問題,總理強調“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為深化簡政放權治國理念,不給老百姓製造麻煩,總理強調要讓老百姓“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針對個別工作人員為官不為、尸位素餐的行為,總理強調“決不允許佔著位子不幹事。”總理話語既無虛話,也無套話,樸實真誠,老百姓聽得懂,也看得明白。誠如李克強總理一再強調: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政府報告正是題從民間出,計向民眾問,語言范兒“接地氣”是以平等的身份跟老百姓對話。

  總理垂范在前,春風化雨,代表們也提出了眾多代表民心民意的好提案、好議案。“為教育平權代言”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提案是建議高考實行全國統考的制度,讓考生不受戶籍限制,取消教育特權更明確地成為本次提案的核心。思路很清晰,就是響應廣大困于子女教育問題的父母心,要求廢除各種特權教育制度,真正歸還高考競爭的教育公平。而一向以提案“接地氣”而出名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今年重點關注80後90後,認為需要“保障年輕人一個家庭一套經濟適用房”,降低剛需人群的購房壓力。不少適婚青年為房子“愁白了少年頭”,這樣的提案無疑切中青年人的痛點。

  兩會中精彩的聲音還很多:像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深知老百姓掙錢不容易”,一語拉近與民眾的關係。用“油罐車下坡路上剎車失靈”比喻股市異動時的持續下跌,用“美麗與殘酷”“此事古難全”來形容市場有漲有跌等……一場新聞發佈會結束,“接地氣,專業而謹慎”成了眾多記者對其共同印象。再如妙語連珠的新聞發言人傅瑩,被網民譽為是“魅力發言人”,其“心塞”“壓力山大”等用詞一時成為大家熱議的新聞點……他們都在用自己的話語告訴大家這是一次“接地氣、近民心”的兩會。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表達符號,當這些表達符號更貼近人心自然起到難以言喻的正向作用。兩會,既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京代表人民行使權力、參政議政的重要會議,也是廣大老百姓聆聽政府今年重點工作的重大盛會。政府報告、官員發言、委員提案的話語都是人民大眾觀察的焦點。語言倘若含糊不清,官話套話輪番上,對上不能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對下有負老百姓的信任與重托。話語若扣緊老百姓心弦,更通俗直白,群眾自然拍手。

  “要念之再三、銘之肺腑,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伴隨最樸素、最真實、最接地氣也是最精彩的兩會話語,圍繞“民生為本”的核心理念,中國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征程中邁出更堅實的步伐。(蔣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