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工匠精神”從“娃娃”抓起

2016-03-14 18:14:19|來源:長城網|編輯:楊玉國

  要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中國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不僅要有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佈局,大批創新企業的涌現,更要有數以萬計的“能工巧匠”將藍圖變為現實,可見全民“工匠精神”至關重要,必須從“娃娃”抓起。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任何一項偉大的工程都有能工巧匠的身影,他們或是善於設計,或是精於建造,或是兩者兼顧,用他們的聰明智慧、勤勞雙手建造出一項又一項人類奇觀,從中國的萬里長城,到古埃及金字塔,再到古希臘讓人嘆為觀止的宏偉建築,都有“能工巧匠”的身影。

  時至今日,工匠的重要地位絲毫沒有動搖,當今世界的“工業大國”、“製造強國”不僅有高科技研究人才,更有一批精於製造的産業工人、行家裏手,讓全世界嘆為觀止的德國工業很大程度是由千萬個“工匠”打造出來的。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製造大國,規模空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但大而不強的現實讓中國企業受制于國外大企業,利潤微薄,抵禦風險能力不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高水準的製造産業業態,缺乏製造高手。

  由於人才觀的錯位,從用人單位,到培養機構都將培養高精尖研究人才作為首要任務,學歷成立唯一評價標準,在中國很多地方沒有學歷可以説“寸步難行”,入職、晉級、加薪都是“唯學歷論”,在這種大環境的塑造下,更多的人把目標投向了研發,而非製造,造成了中國製造水準整體不高,全民更是缺乏“工匠精神”。

  現在到了糾正這種偏見的時候了,否則中國工業進程將被嚴重掣肘,搞科研、搞管理固然重要,如果沒有了強大製造水準支撐,一切都將無從談起,成了無根之木,無水之源,設計成了空談,藍圖成了廢紙,實現“製造強國”的目標更是遙遙無期。

  工匠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是業務水準,專業能力的提升,還需要具備吃苦耐勞,善於研究的積極態度,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

  培養一個“能工巧匠”不是難事,中國多個行業已經培養出數位領先世界水準的製造專家,但對於“製造強國”的需要來説,還是遠遠不夠,甚至是杯水車薪。

  工業化前進的步伐勢不可擋,唯有跟上才能屹立於世界之林,中國實現強國目標更是迫在眉睫,培養全民“工匠精神”已經到了事關發展的緊要關頭,成了從“娃娃”抓起的民族大計。

  “十三五”藍圖已然展開,中國的發展歷程將再次征服世界。正在召開的“兩會”,“工匠精神”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是中國進軍“製造強國”的衝鋒號角,我們堅信中國的“工匠”定能創造出更大的輝煌,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侯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