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回應計程車改革方案何時出臺:不存在政府與民爭利

2016-03-14 11:08:1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邱觀史

  國際在線消息:3月14日10時,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劉小明、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就“深化出租汽車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央電視臺、央視網和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楊部長。去年“兩會”您在部長通道上説要儘快出臺計程車改革意見,可是我們等了半年之後,在去年10月份才出臺了兩個意見的徵求意見稿。現在又是大半年時間過去了,今天您説意見還在修改和調整當中,我們特別想知道,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我們徵求到了什麼樣的意見,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難啃的硬骨頭,正式方案什麼時候出臺?會不會難産甚至流産?

  楊傳堂:

  謝謝你提問。去年10月10日,我們就出租汽車行業的改革和網約車管理的兩個文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共收到了5008件、6832條意見和建議。在此,我也向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徵求意見的情況,我們分別於10月26日、11月10日、11月28日分三次對公眾作了發佈,特別是大家最關注的一些問題,把A方、B方甚至C方各方的意見都在網上和報紙上進行了公佈,讓大家進行比較。

  楊傳堂:

  在公開徵求意見結束後,我們會同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等部門對這些意見逐一進行分析,認真研究和吸納,又委託有關研究機構對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深入研究,對相關政策開展了第三方評估。社會反映意見和建議比較集中的主要是:網約車審批的程式、許可的條件,報廢的年限,勞動合同的問題等。對這些問題,我們都採取了積極穩慎的態度進行反復研究和合法性論證,在文件起草、修改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我們重點把握了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楊傳堂:

  一是堅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予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評價的標準,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更好地適應“互聯網+”發展的需要。促進出租汽車供給側改革。

  二是堅持充分考慮各方意見,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取得改革最大的公約數。政府部門在改革中自身是沒有任何利益的,也不存在與民爭利的問題,我們根本的出發點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體現社會公平正義,兼顧平衡各方的利益和訴求,力爭取得改革最大的公約數,併為今後的改革發展留下空間。

  楊傳堂:

  三是要堅持循序漸進地推進改革,妥善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要充分考慮到地區的差異,給予地方充分的政策空間和自主權,落實城市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循序漸進,避免操之過急的休克式改革。

  楊傳堂:

  計程車行業管理看起來似乎不是一個多麼大的問題,但是這項工作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特別是近年來網約車的興起,在給市民提供良好服務體驗的同時,也給當地的出租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這不僅是在我國,即便是在全世界都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法國的巴黎、德國的柏林、西班牙的馬德里等一些國外的大城市都曾經先後發生了多起遊行示威活動,抗議網約車業務引發的行業問題。各個國家和城市也都面臨著相似的監管困局,採取了不同舉措來應對,一些城市還出現了政策的反復。當前,我國出租汽車行業正處於新老問題的疊加、新舊矛盾交織的特定階段,既有觀念體制束縛之阻,亦有利益固化藩籬之絆,改革難度之大更是前所未有。

  楊傳堂:

  我把它總結為三難:第一難,在於要統籌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主要是統籌好新舊業態的平衡發展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兼顧好出租汽車企業、平臺企業、駕駛員、乘客等不同群體的利益。這些利益群體的訴求是複雜的、多元的,改到深處就是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這就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門做好各方的平衡,力爭取得改革最大的公約數。

  楊傳堂:

  第二難,在於公眾當前利益和行業長遠發展的平衡問題。在有的城市、有的時節、有的司機,大家對傳統出租汽車打車難、服務差的問題反映較為強烈,這也是客觀存在的。當前,網約車的發展在給予公眾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政府部門實施監管,就是要設定相應的底線和規則,這並非設置障礙,主要的目的還是保障公眾的出行安全。一旦出現事故等糾紛,能夠得到妥善處理。此外,網約車發展的過程中,有關企業實施的補貼是一種搶佔市場份額的短期行為,一段時間內對傳統計程車行業形成了不公平競爭,從長期看,不利於市場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畢竟資本是逐利的,企業不可能長時間、無底洞地補貼下去。

  楊傳堂:

  第三難,在於如何推進城市交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提升服務水準。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還需要統籌解決打車難和出行難的問題,要促進城市交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提升城市的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務的供給水準,使城市交通出行結構更加合理,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的出行需要。

  楊傳堂:

  當前,規範互聯網新業態和促進傳統行業健康發展都十分緊迫。不管有多大困難,我們都要堅定地推動這項工作。我們正在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和論證,完善相關的政策,推動兩個文件儘快出臺和實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