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代表委員熱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2016-03-15 16:02:50|來源:新華網|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澳門代表委員熱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政策東風”助力澳門加速多元發展——澳門代表委員熱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趙博)“如果將澳門比作一艘船,‘十三五’規劃就是正當其時的東風,助力澳門在揚帆出海的征程裏駛得更穩、行得更遠。”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理事長崔世平説。

  連日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引起參加全國兩會的澳門代表委員熱議。他們説,草案內容充分、定位清晰,體現了國家對澳門一如既往的關懷與支持,為特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從‘十二五’到‘十三五’,澳門在國家規劃格局裏的地位和功能從‘兩個一’變成了‘四個一’。這是欣喜的鼓勵,也是極大的鞭策。”崔世平説,不變的“兩個一”,指的是“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

  澳門擁有以中西文化匯聚為特色的人文資源,葡人及土生葡人歷史文化、歐陸風情獨具特色,以慢行、自在、包容為代表的休閒生活氛圍引人入勝。過去五年,澳門以此作為發展經濟的“抓手”,取得長足進展。“一程多站遊”“活力澳門推廣周”等活動蓬勃開展,區域交通對接、口岸優化、便捷通關逐步實現,集旅遊、博彩、購物、休閒、娛樂、會展于一體的旅遊景點日漸增多。

  全國政協委員、賀田工業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兼行政總裁賀定一説,建設“一個中心”是澳門經濟的發展定位,先後納入國家“十二五”及“十三五”規劃,並由《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確定“以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為龍頭”,更突出了澳門建設“一個中心”在國家長遠規劃和區域協調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因為與葡語國家有著歷史、文化、語言和人脈的天然聯繫,近年來,澳門在國家支持下著力打造“一個平臺”,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中所發揮的積極角色得到廣泛認同。去年8月,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開啟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服務,被認為是“一個平臺”建設的有力深化,受到澳門工商界熱烈歡迎。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崔世昌説,希望中葡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進一步增加金融合作議題,包括開設專門的金融分論壇,舉辦跨境人民幣結算、清算金融服務推介會,開展多邊投融資平臺建設等。

  崔世平從“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裏讀到的“四個一”,增添的內容是指“一帶一路”。他説,澳門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臺”,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相輔相成。發揮好“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作用,就能更好發揮在國家對外開放大格局中的作用。

  “16世紀下半期至17世紀,澳門可稱得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據點。”全國政協委員、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會長蘇樹輝説,明朝在澳門制訂出朝貢貿易制度之外與葡萄牙人進行等價貿易的政策,史稱“澳門模式”。由此,澳門成為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和技術交接中心之一。

  他説,“一帶一路”倡議將幫助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促進亞歐非沿線的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在這個宏偉的規劃裏,澳門不可缺席”。

  溝通福州、廣州與河內、吉隆坡、雅加達等東盟國家主要城市,聯繫裏斯本、威尼斯等歐盟國家重點城市,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深化兩岸四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此次全國兩會上,澳門代表委員對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踴躍建言獻策。

  “澳門博彩業進入深層次調整期,經濟下調、博彩收益下降所衍生的問題正逐漸在周邊行業浮現。”全國政協委員、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説,澳門要抓住發展機遇,搭乘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快車,加快經濟轉型,使澳門政治、經濟、社會基礎更加穩固。“國家強、澳門強,澳門商界對此是有共識的”。

  去年11月,澳門回歸以來首次公佈中長期發展規劃,以期與國家“十三五”規劃“無縫對接”。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基礎方案》收集反饋的3個月內,收到的意見中有80.9%持正面看法。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恰如其分回應了澳門的需求。”全國人大代表、澳門創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藝良説,“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身競爭力,為國家作出貢獻,也讓澳門獲益。”

  展望未來五年,澳門代表委員紛紛表示信心堅定、前景可期。賀定一説,“十三五”時期將是澳門發展的黃金期。政協委員要積極履職,為澳門政府多提意見,實現澳門發展與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有效對接。

  “內地30多年的改革開放,給了澳門無數商機。期望在國家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期,澳門也能與祖國共同進步。”馬有禮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