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授權發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治決議

2016-03-15 09:51:12|來源:新華網|編輯:谷士欣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治決議

  (2016年3月14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于2016年3月3日至14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出席會議並參加分組討論,與委員們共商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委員深受鼓舞。會議聽取並討論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及其他報告,聽取並討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對上述報告和文件表示贊同,並提出意見和建議。會議審議批准俞正聲主席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批准陳曉光副主席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的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委員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提出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會議風清氣正、務實高效、圓滿成功,是一次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

  會議認為,“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奮力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尤為重要的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過去一年,在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以堅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妥善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健康發展,改革全面發力、縱深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全年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全面貫徹中共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政協性質定位,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職能,推進工作創新,加強自身建設,人民政協事業實現新發展。

  會議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描繪了我國未來五年發展藍圖。人民政協要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把圍繞“十三五”規劃實施建言獻策作為工作主線,充分發揮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道路、方向、目標上形成統一意志和步調,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廣泛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會議認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要認識、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大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落地力度,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落實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工作任務,加快提升傳統動能,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增強持續增長動力。毫不放鬆抓好“三農”工作,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確保糧食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著力解決一些幹部不作為、不擔當等問題,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積極性。

  會議強調,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必須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要堅持創新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制度創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保護知識産權,促進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成長,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堅持協調發展,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提高國民素質。要堅持綠色發展,重拳治理大氣霧霾、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發展節能環保産業,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倡導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建設美麗中國。要堅持開放發展,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高利用外資水準,多措並舉遏制進出口下滑勢頭,擴大國際産能合作,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要堅持共享發展,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因人因地施策、精準扶貧脫貧,進一步做好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文化、養老等工作,推進慈善事業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和獲得感。

  會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對於堅持和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會議強調,人民政協要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更好發揮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作用。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對各黨派參加人民政協工作的共同性事務的協商,推進合作共事。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充分發揮少數民族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作用,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進一步加強同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的團結聯誼,擴大團結面。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鼓勵港澳地區政協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活動,廣泛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致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按照國家對外工作總體部署,深化對外友好交往,努力為我國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會議強調,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加強履職能力建設,是做好新形勢下人民政協工作的必然要求。要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全面深化改革難點問題、推動創新創造關鍵問題,深度調研、重點攻關、集中議政,更好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進一步增強協商實效,在豐富形式內容、營造民主氛圍、轉化議政成果上下功夫,努力尋求對策、破解難題,擴大共識、增進團結。進一步強化民主監督,針對中共中央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政策貫徹執行情況和“十三五”時期重要約束性指標等,在深入調研基礎上,認真負責地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相關工作改進和加強。進一步提升制度效能,嚴格執行政協章程和各項制度規定,更加注重提高提案工作品質,加強委員履職服務和管理,認真總結《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貫徹執行情況,推動各級政協協商民主實踐。廣大政協委員要牢記使命、珍惜榮譽,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切實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充分發揮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

  會議號召,人民政協的各級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