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兩會説了啥?

2016-03-15 16:10:54|來源:經濟日報|編輯:谷士欣

  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很忙,除了出席兩會開幕會及有關全體會議,還多次參加團組會議,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創新發展、深化改革、供給側改革、精準扶貧、保護生態、兩岸關係……這些都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問題,也是他的“心裏話”,金記者帶你一起聆聽。

 習近平總書記和代表委員説了啥?

  1、3月4日下午

  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並參加聯組會

  總書記兩會説了啥?

  【毫不動搖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産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重申非公經濟“三個沒有變”】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

  【用“親”“清”概括新型政商關係】對領導幹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係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説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2、3月5日下午

  參加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團審議

  總書記兩會説了啥?

  【自貿區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要深化完善基本體系,突破瓶頸、疏通堵點、激活全盤,聚焦商事制度、貿易監管制度、金融開放創新制度、事中事後監管制度等,率先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形成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就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

  【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理念首要的是創新。要抓住時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要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

  【兩岸關係】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

  3、3月7日上午

  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

  總書記兩會説了啥?

  【老工業基地振興】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一項重大戰略,要善於抓重點、攻難點,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用新發展理念衡量工作、指揮行動、訓練幹部,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尋找機遇、打造亮點、拓展優勢。

  【深入推進法治建設】法治是一種基本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於發展。要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深化基層依法治理,把法治建設建立在紮實的基層基礎工作之上,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

  【“幹部幹部,幹是當頭的”】要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積極性,不斷提升工作精氣神。幹部幹部,幹是當頭的,既要想幹願幹積極幹,又要能幹會幹善於幹,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黨組織對待幹部,既要嚴格管理,又要熱情關心。要保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幹部,真正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

  4、3月8日上午

  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

  總書記兩會説了啥?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以銳意進取、敢於擔當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打贏這場硬仗。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適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堅決守住民生底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統籌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使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

  5、3月10日上午

  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

  總書記兩會説了啥?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脫貧攻堅一定要扭住精準】“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必須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牧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攻堅一定要扭住精準,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精準到戶、精準到人,找對“窮根”,明確靶向。要更加注重教育脫貧,不能讓貧困現象代際傳遞。要更加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

  【讓民族地區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要著力加強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培育民族地區特色優勢産業,有序開發民族地區特色優勢資源,提高民族地區産業結構層次,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社會事業發展和民生建設資金要向民族地區傾斜,讓民族地區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6、3月13日下午

  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

  總書記兩會説了啥?

  【把創新擺在我軍建設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是決定我軍前途命運的一個關鍵,必須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戰鬥力標準,下大氣力抓理論創新、抓科技創新、抓科學管理、抓人才集聚、抓實踐創新,以重點突破帶動和推進全面創新,不斷開創強軍興軍新局面。

  【創新能力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必須擺在突出位置。創新能力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戰鬥力的加速器。

  【科學的軍事理論就是戰鬥力】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既開闊視野又不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既開動腦筋又不脫離實際好高騖遠,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創新,加快形成具有時代性、引領性、獨特性的軍事理論體系,為強軍興軍實踐提供科學理論支撐。

  【軍隊能不能打仗、打勝仗,科學管理起著關鍵作用】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優化管理流程,提高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水準,推動我軍向品質效能型轉變,實現集約高效發展。

  【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加緊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動我軍改革創新的當務之急。要積極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保留、使用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努力培養造就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型軍事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