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上沒那麼多神秘“信號”

2016-03-16 08:43:01|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王瑞芳

  全國兩會已接近尾聲,會議過後,會場討論的政策及表決通過的法律法規,都將進入實施階段。除了這些公開的內容,很多人習慣從兩會上各類人士的發言中汲取靈感。這些發言,有的是中央領導人出席會議的講話,有的是“部長通道”上的部委回應,有的是權威專家的一條建議。不管如何,兩會上林林總總的言論,都可能被整合起來,統一冠之以兩會的“信號”。

  “信號”一詞,在詞典裏的一項解釋是“經商定作為採取一致行動的時刻的暗號”。由此可見,信號具有雙重屬性。一是任何人都可以讀到,就像兩會上的各種發言,並不是保密的;二是信號的真實內容“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真實意義需要“解密”,外界才能看懂。兩會“信號”的解讀者,往往是從公開的信息中發現“亮點”,期待從文本之外讀出不一樣的東西來,這種對“信號”的解讀被稱為“信號體”。

  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居廟堂之高,一些政治話語普通人讀不懂、理解困難,那是有可能的。不過,近幾年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大家都努力將國家大事的表達日常化、通俗化,讓更多的普通群眾聽得懂,甚至聽懂後還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就像這些年人們關注的政府預算問題,一些來自基層的代表表示讀不懂預算,有關部門就努力將預算的表達更淺顯,並且製作幫助理解預算的圖表。實話説,“信號”的生存空間已越來越小。

  從國家重大政治決策的各個環節來看,兩會更是公開透明。兩會上,很少有突如其來的新議程,也很少有“半夜雞叫”的政策讓人驚訝。能夠拿到全國兩會上供代表委員討論的內容,一般有事先醞釀的過程。比如供表決的法案經過多輪修改,而代表委員關注的問題也具有一定長期性、普遍性。很多被稱為“信號”的言論,其實並不是突發奇想,已經被社會普遍接受。

  在所有關注兩會的群體中,有兩類“特殊”人群,分別是新聞記者和財經分析人士。前者以新聞為職業,關注兩會自然是本職工作,後者則經常通過兩會來揣測國家的經濟政策。體現到股市上,就是每年兩會前後股市都會經歷一段特殊的時期,不管是看漲還是看跌,不少人的依據都是兩會上的言論,以致證監會主席只得説“今日是兩地交易日,不能講股市”。所謂分析人士品讀兩會的“信號”,弄得市場一驚一乍,反而讓兩會上能説的話也不能説了。

  在“密室政治”的年代,“信號”是真實存在的。比如在中國古代,一些皇帝去世後秘不發喪,清代還實施過秘密立儲制度,外界只能通過哪位皇子經常受召見甚至哪位皇孫受皇帝喜歡,作為判斷誰將成為繼承者的“信號”。顯然,“密室政治”並不符合現代民主的要求,也是公開透明的全國兩會所不允許的。

  相信“信號”,也許表達了一些人的無奈和被動,他們期待聽到自己願意聽到的消息。但是不管如何,要知道兩會沒那麼玄妙,讓太多“信號”擾亂自己的情緒反而不好。當然,“信號體”的存在不妨可以視為一種督促:兩會的話語可以再通俗一些,兩會的討論與決策可以更透明一些,只有越來越多的“局外人”參與到兩會進程中,故弄玄虛的“信號”才不會有生存的土壤。(王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