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2016-03-18 04:43:03|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兩會授權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目錄

  第一篇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發展理念

  第一章發展環境

  第二章指導思想

  第三章主要目標

  第四章發展理念

  第五章發展主線

  第二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第六章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第七章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第八章構建激勵創新的體制機制

  第九章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第十章拓展發展動力新空間

  第三篇構建發展新體制

  第十一章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第十二章建立現代産權制度

  第十三章健全現代市場體系

  第十四章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第十五章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第十六章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第十七章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

  第四篇推進農業現代化

  第十八章增強農産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第二十章提高農業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準

  第二十一章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第五篇優化現代産業體系

  第二十二章實施製造強國戰略

  第二十三章支持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

  第六篇拓展網絡經濟空間

  第二十五章構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網絡

  第二十六章發展現代互聯網産業體系

  第二十七章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第二十八章強化信息安全保障

  第七篇構築現代基礎設施網絡

  第二十九章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三十章建設現代能源體系

  第三十一章強化水安全保障

  第八篇推進新型城鎮化

  第三十二章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十三章優化城鎮化佈局和形態

  第三十四章建設和諧宜居城市

  第三十五章健全住房供應體系

  第三十六章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第九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第三十七章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三十八章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第三十九章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

  第四十章扶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

  第四十一章拓展藍色經濟空間

  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態環境

  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

  第四十三章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第四十四章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

  第四十五章加強生態保護修復

  第四十六章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第四十七章健全生態安全保障機制

  第四十八章發展綠色環保産業

  第十一篇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第四十九章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

  第五十章健全對外開放新體制

  第五十一章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第五十二章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第五十三章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

  第十二篇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合作發展

  第五十四章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第五十五章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

  第十三篇全力實施脫貧攻堅

  第五十六章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第五十七章支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第五十八章完善脫貧攻堅支撐體系

  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準

  第五十九章推進教育現代化

  第六十章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第十五篇提高民生保障水準

  第六十一章增加公共服務供給

  第六十二章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第六十三章縮小收入差距

  第六十四章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第六十五章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第六十六章保障婦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基本權益

  第十六篇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六十七章提升國民文明素質

  第六十八章豐富文化産品和服務

  第六十九章提高文化開放水準

  第十七篇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第七十章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第七十一章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第七十二章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第七十三章建立國家安全體系

  第十八篇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第七十四章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七十五章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第七十六章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第十九篇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第七十七章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

  第七十八章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第二十篇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第七十九章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第八十章形成規劃實施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經濟社會發展宏偉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市場主體的行為導向,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景。

  第一篇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發展理念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必須認真貫徹黨中央戰略決策和部署,準確把握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一章發展環境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勝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等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形成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的良好態勢。經濟保持持續較快發展,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增至49351元(折合7924美元)。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農業穩定增長,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超過第二産業,居民消費率不斷提高,城鄉區域差距趨於縮小,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1%,基礎設施水準全面躍升,高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覆蓋面持續擴大,教育水準明顯提升,全民健康狀況明顯改善,新增就業持續增加,貧困人口大幅減少,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進一步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減少,節能環保水準明顯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進,經濟體制繼續完善,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對外開放不斷深入,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成就顯著,強軍興軍邁出新步伐。全面從嚴治黨開創新局面,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顯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尤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