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心中的扶貧短板如何補齊?

2016-03-18 11:29:2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谷士欣

  在習近平心中脫貧攻堅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也是“十三五”時期最艱巨的任務。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扶貧也是他最關心的大事之一。3月8日,他在湖南代表團強調“要補齊民生短板”,要求當地黨委和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帶領當地群眾一起艱苦奮鬥,早日實現脫貧目標。” 3月10日,他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又強調:“‘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必須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怎樣補齊習近平心中的扶貧短板?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習近平心中的扶貧短板如何補齊?

圖為:2016年3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的審議。

  一、堅定信心,補齊責任短板

  扶貧開發攻堅任務艱巨,需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有使命感,甘於奉獻,重責任、敢擔當。

  目前在實際的扶貧工作中,存在少數扶貧幹部不負責、懶作為等問題。主要表現在:扶貧幹部做樣子,很多部門派出的幹部,名義上是扶貧幹部,但是卻常年不來“跑農戶”;扶貧款項使用隨意,有的扶貧幹部不經實際考察,只是將一些扶貧款隨意分派給困難戶,並沒有針對性,導致人人有份,人人都不足的情況,同時,對於困難戶反映的實際問題不回應、不解決;定低保戶標準不透明,很多地方的低保戶評定出現托關係走後門的現象,這樣導致很多真正困難的家庭得不到應有的幫扶,低保金卻被關係戶拿走了。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由扶貧幹部責任監管缺失導致的,因此,要強化責任,補齊扶貧的責任短板。

  補齊扶貧責任短板,應看清貧困現狀,心中有責。2014年,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監測公報顯示,我國還有7017萬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2015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雅圖發表演講時提到:“按照我們自己的標準,中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則還有兩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習近平在2015年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説:“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過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的地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新疆等地。這兩年,我又去了十幾個貧困地區,到鄉親們家中,同他們聊天。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從這一段話中,傳達出一個大國領袖深厚的為民情懷。2012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困難群眾時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心裏裝著困難群眾,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滿腔熱情為困難群眾辦事。”我們要向總書記學習這種崇高的為民情懷,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與人民同心,為人民謀利益。

  補齊扶貧責任短板,應牢記扶貧目標,堅定信心。習近平指出:“‘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準。”2015年11月,中央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也明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準。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責任沉甸甸,信心要滿滿。我們的信心,來自於豐富扶貧經驗積累,來自於國家強大的綜合實力,來自於黨的正確決策,來自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

習近平心中的扶貧短板如何補齊?
圖為:2015年6月18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貴州調研。

  二、靶向治療,補齊措施短板

  中國的減貧事業成就斐然,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通過發展和減貧,全國貧困人口減少了6.78億,成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但應該看到,中國扶貧工作缺乏精細化的工作理念。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政府扶貧單位是縣級貧困區域;2001年轉向15萬個村級貧困區域;2011年劃定了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進行重點扶貧。扶貧的主要特點是區域瞄準,沒有識別到戶。這種扶貧模式在短期內集中了政策和資金資源,能夠切實幫助部分貧困人口脫貧,或創造部分貧困群體脫貧的硬性基礎設施條件。但“大水漫灌”後,貧困地區存在一直未實現脫貧的群體和一度脫貧後又返貧的群體。《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指出:“我國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貧困人口規模依然較大,剩下的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較深,減貧成本更高,脫貧難度更大。實現到2020年讓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既定目標,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繁重。必須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思路和辦法,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因此,打贏脫貧攻堅戰,不能再繼續“灌水式”“輸血式”的傳統扶貧模式,必須堅持精細化的扶貧思想,找到“貧根”,對症下藥,實行靶向治療。

  補齊脫貧措施短板,應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在總結數十年扶貧工作經驗教訓基礎上,並根據目前中國貧困群體狀況所提出的針對性措施,其核心要義就是精準化理念,要求將精準化理念作為扶貧工作的基本理念,貫穿于扶貧工作的全過程。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在貴州調研時指出:“在扶貧攻堅上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他同時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各地都要在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精準扶貧要找準靶心,步步精準、環環精準。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 “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堅持中國制度的優勢,注重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堅持分類施策,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

  實施精準扶貧措施,既能夠解決“怎麼扶”問題,又能夠根除貧困的代際傳遞問題。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説明中指出:“通過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目標是可以實現的。2011年至2014年,每年農村脫貧人口分別為4329萬、2339萬、1650萬、1232萬。因此,通過採取過硬的、管用的舉措,今後每年減貧1000萬人的任務是可以完成的。具體講,到2020年,通過産業扶持,可以解決3000萬人脫貧;通過轉移就業,可以解決1000萬人脫貧;通過易地搬遷,可以解決1000萬人脫貧,總計5000萬人左右。還有2000多萬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可以通過全部納入低保覆蓋範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習近平心中的扶貧短板如何補齊?

圖為:2015年10月16日,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論壇併發表題為《攜手消除貧困 促進共同發展》的主旨演講。習近平與出席論壇的外國領導人步入會場。

  三、扶志扶智,補齊精神短板

  精神脫貧理念是精準扶貧思想的戰略重點。精神上有力量,實踐中才能有力量。不拔掉精神上的窮根,就不能拔掉經濟上的窮根。補齊扶貧短板,要做到兩個先行:一是扶志,二是扶智。

  扶貧先扶志。精神貧困首先體現在缺乏脫貧致富的勇氣、信心,沒有信心就會自怨自艾,安於現狀;沒有勇氣,就會畏首畏尾,躑躅不前。要實現有效脫貧,且脫貧後不返貧,光靠輸血式的救濟難以持續,必須注意挖掘當地潛能、激活內生動力、自身潛力和勤勞雙手,在尋找脫貧致富方法中不斷提高自我發展能力。貧困地區幹部群眾有了勇氣和信心,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激發出來。要樹立脫貧信心、營造脫貧環境,幫助貧困群體充分認識到自身優勢以及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幹的毅力和決心,在精神上與貧困絕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我們堅持開髮式扶貧方針,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既扶貧又扶志,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提高其發展能力,發揮其主體作用。”

  扶貧必扶智。發展教育是減貧、脫貧的根本之舉。在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的背景下,留守在農村的兒童、婦女和老人通常面臨更嚴重的貧困狀況。這種貧困不僅表現在物質生活方面,更表現在精神健康方面。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品質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大事。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演講中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我們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讓他們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向著美好生活奮力奔跑。”教育部面向貧困地區,實施了一系列普惠性教育扶貧政策,到2014年底,一共實現了13項特殊扶貧政策,每年大約投入財力1000億元以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16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央把‘發展教育脫貧一批’作為重要舉措。我們要加快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實施精準幫扶,把錢花在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針對性幫扶上,使他們有現實獲得感,使他們及其後代發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各級教育部門、各級各類學校都要竭盡所能,帶著感情,用心用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各自的努力。”

 

習近平心中的扶貧短板如何補齊?

圖為:2015年10月16日,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論壇併發表題為《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的主旨演講。

  四、協同推進,補齊機制短板

  扶貧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金融支持、社會救助、産業發展等多個領域,涉及到黨組織、政府、社會、市場多個行為主體。扶貧必須形成合力,形成各方力量各司其職、各展其長的體制機制。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演講中指出:“我們堅持動員全社會參與,發揮中國制度優勢,構建了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形成了跨地區、跨部門、跨單位、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主體的社會扶貧體系。”

  形成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中央要做好政策制定、項目規劃、資金籌備、考核評價、總體運籌等工作,省級要做好目標確定、項目下達、資金投放、組織動員、檢查指導等工作,市(地)縣要做好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黨政一把手要當好扶貧開發工作第一責任人,深入貧困鄉村調查研究,親自部署和協調任務落實。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演講中指出:“我們堅持中國制度的優勢,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一起抓扶貧,層層落實責任制的治理格局。”

  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在基層,建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關鍵。習近平強調:“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2012年12月,習近平在河北阜平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時強調:“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要原原本本把黨的政策落實好,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一定要想法設法儘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開發。我國目前的扶貧工作從總體來看還是以政府發動或以政府部門為主體。政府扶貧模式雖然在資金、推動力、覆蓋面等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但各種社會組織在扶貧方面也具有許多政府所不及的優勢,社會扶貧能夠以其靈活、精準、專業、高效等優勢彌補政府扶貧之不足。只有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併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才能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積極性。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演講中指出:“我們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持和鼓勵全社會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參與扶貧。”

  雖然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但是,只要有 “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昂揚鬥志和堅定信心,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跟著五大發展理念指揮棒,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夠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誌,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本文來源:學習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