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學界商界討論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2016-03-19 09:38:3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范婷玉 高世軍):一場以“中國的新絲綢之路戰略:連接歐洲和中國産業的綠色通道”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于17日在位於塞納河畔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中歐學者、智庫人員以及來自中國銀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法國電力集團等企業的工商界人士齊聚一堂,展開熱烈討論,分享經驗成果。

  該活動由法國諾歐商務孔子學院、中國日報、法國魯昂-諾曼底大都市區和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共同組織。會議從後氣候變化巴黎大會的環境和中國“十三五”規劃的角度討論了“一帶一路”相關環保問題,包括《巴黎協定》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重要意義、中歐各國政府如何從政策層面對綠色絲綢之路産生影響以及跨國公司如何在新絲綢之路的基礎和工業項目中實現優化的節能減排等議題。 

  諾歐商務孔子學院院長張海晏致辭時表示,中國實行“一帶一路”政策以來,亞歐大陸在經濟與産業發展方面的潛力不斷顯現。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環保也越來越被認為是新絲綢之路戰略的關鍵,這正是舉辦此次研討會的意義所在。中國正在積極推動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綠色合作,實現綠色發展。

  國際能源署中國合作辦主任涂建軍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在2040年可能成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産國。中國從能源密集型産業到多元化能源産業模式的轉變,將為全球能源市場開啟新局面,推動全球氣候議程的前進。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總裁塞爾日·德加萊在發言中説,“一帶一路”政策為中歐雙方帶來互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並且隨著中國正在發生“質”的飛躍以及《“十三五”規劃綱要》出爐,中法商貿合作具有更大的潛力。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林潤輝認為,在“一帶一路”政策背景下,新型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夥伴關係將迎來“黃金時期”,這一合作模式將是“一帶一路”政策沿線國家的重要創新制度及商業模式。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