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常態的大佈局

2016-03-21 10:22:25|來源:人民日報|編輯:谷士欣

  引領新常態的大佈局(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19))

  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G20峰會、APEC會議上,習近平則將“重視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作為世界經濟的“藥方”;同期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樣強調,要“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

  從那時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始成為一個高頻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什麼

  據不完全統計,習近平至少在十余個場合提到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部級幹部專題研討班、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政府工作報告、領導人調研考察等多個場合,這個詞也高頻出現。

  那麼,究竟什麼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顯然,與“供給側”對應的就是“需求側”。在傳統的需求管理思路中,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主要是加大投資、刺激消費和拉動出口;而從供給側來看,則認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在於在供給和生産端做文章,通過解放生産力、提升産業競爭力來“提質增效”。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非應急之舉,而是應對深層結構性矛盾的長久藥方。用習近平的話説,推進結構性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個發展戰略重點。

  解決結構性矛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詞有兩個:一是供給側,二是結構性。從供給側看,中國目前的供給,面臨著産能過剩、效率低下、檔次不高、競爭力不強等問題。

  3月13日,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中高收入階層的形成,個性化、品牌化、差異化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強烈。2015年,中國人在境外消費刷卡達到900億元,這些消費大多花在高檔産品、醫療、教育等方面。

  是中國生産不出來這些産品嗎?這其中有能力問題,也有思路原因。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在一些引領世界的新興産業、尖端科技方面有所欠缺;在思路方面,以往大多是一窩蜂式的排浪式發展,造就了今天如煤炭、鋼鐵等領域的嚴重過剩,同時生産資源和産品分佈不均衡,在中西部、農村及基礎公益等領域則存在巨大欠缺。

  這就是當前中國經濟存在的最深層的結構性矛盾。要解決這種矛盾,需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發力。

  習近平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産力水準,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産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五大政策支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五個層面做文章: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3月8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指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具體怎麼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觀政策要穩,就是要為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産業政策要準,就是要準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微觀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改革政策要實,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

  今年1月,在重慶調研時,習近平説,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重點是促進産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産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需要,推動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實現整體躍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