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社保費率不是降待遇
近期,上海、廣東、天津等多地宣佈下調社保費率。“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這意味著,未來隨著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併,人們熟悉的“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中新網3月23日)
下調社保費率,將五險一金變為四險一金,最開心的莫過於企業了。早就有一種説法,假設你的稅前工資1萬元,在扣除各類社會保險及其所得稅之後,每月能夠拿到手的工資是7454元,而企業實際支出了14410元。各種險金過高,導致一些企業不僅不敢漲工資,還舉步維艱。
所謂“甘蔗沒有兩頭甜”,如果社保繳存比例大幅下降,企業負擔降低了,職工到手的現金多了,但以後的養老待遇就可能受影響。這是很簡單的邏輯,按一些地方的規定,你的養老保險,企業繳20%,個人繳8%,如果企業繳得過低,當你老了領取退休金時,必然也少了。
因此,調整社保繳存絕非調得越低越好。既能減輕企業負擔,也需照顧職工利益;既要企業發展更有後勁,也應該避免企業甩包袱。2011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即下發規定:用人單位因不可抗力造成生産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經省級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准後,可以暫緩繳納一定期限的社會保險費,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暫緩繳費期間,免收滯納金。到期後,用人單位應當繳納相應的社會保險費。
也就是説,企業確有經營困難,可以緩繳,但不能不繳。如今,一些地方直接降低社保繳存比例,顯然更徹底。但是,應該做到平衡多方利益。有個現象值得一提,即一些壟斷性企業繳存的五險一金都比較高,比如兩年前媒體報道,內蒙古省級貧困縣杭錦旗公積金調查的數據顯示:當地職工繳存的平均水準不足1000元,但當地供電公司職工最高繳存達到15530多元。一些地方和壟斷行業不顧國家明文規定,超比例超繳公積金。因此,要繼續警惕這種違規避稅和變相發放福利現象。
此外,還有一類現象是,一些企業經營情況尚可,但是不尊重工人權益,不跟工人簽訂合同,更遑論為工人繳納五險一金了。對此就不是降低繳存比例的問題,而是如何保證它們遵守法規,按時足額為工人繳納五險一金。
正如人社部社保所所長金維剛所稱,降低社保費率,意在為企業降成本,但不能降參保職工的待遇。未來職工的各項社保待遇還應隨著經濟發展、隨著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逐步提高。隨著生活成本越來越高,我們要想過一個有品質的晚年生活,需要退休金保持在較高水準,而這既需要自己努力,也需要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如果以犧牲退休金來換取暫時的好日子,就有點得不償失了。(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