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發言人王國慶闡述如何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2016-03-03 12:06:52|來源:央廣網|編輯:劉維靖

  央廣網北京3月3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下午,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佈廳顯得異常熱鬧。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在這裡舉行。這也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第一場發佈會,所以它備受中外媒體的關注。另外一個“第一”,是全國政協大會的第14位新聞發言人王國慶,他作為大會發言人,昨天第一次亮相。

  今年63歲的王國慶,除了是中國新聞發佈制度的推動者,更是一名多年報道政協大會的老記者。在此前面對媒體的採訪中,王國慶説,因為長期從事對外宣傳工作,所以他一直在思考,怎麼用國際語言來講好中國故事。昨天,在不到70分鐘的發佈會中,王國慶就給在場記者講了兩個故事。會後,他也接受了中國之聲的專訪。

  下午兩點剛過,人民大會堂一樓的新聞發佈廳,就已經被媒體記者和各種採訪設備圍的水泄不通,就連發佈席前面的空地,也被席地而坐的兩排記者填滿。

  三點,在一陣快門聲中,新聞發言人王國慶進入了發佈廳。今年已經63歲的王國慶,是全國政協大會的第14位新聞發言人,這也是他作為新聞發言人的首次亮相。

  政協新聞發佈會,是每年全國兩會的首場重大活動,歷來備受關注。曾有政協新聞發言人開玩笑説,這是他“一年一度的高考時間。”

  與往年不同,今年政協新聞發佈會的是採用同傳而不是交傳,這對於發言人來説意味著更多挑戰:1、同樣的發佈會時長裏,將會回答更多的問題;2、沒有翻譯的時間,可供用來反應如何回答問題。不過,此刻臺上的王國慶,雖然一半頭髮已經斑白,卻顯得格外信心飽滿。

  被問到去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今年我國是否能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王國慶用他洪亮有力的聲音説了兩個字“肯定”。他説,“關於中國經濟是否能保持中高速增長,我給出的答案就兩個字“肯定”。去年我國經濟增速儘管有所放緩,但是放在全球這個坐標繫上看,可能用“鶴立雞群”很恰當,而且總體“氣質”仍然很好。儘管面對異常複雜的世界經濟形勢,我們對中國經濟是充滿信心的。”

  關於霧霾,有記者問道,許多百姓沒有感受到空氣品質的顯著改善。對此,王國慶説,“空氣污染問題的本質我想是個發展問題,所以説鐵腕治污,既要有火燒眉毛的緊迫感,更要有“積跬步,至千里”的理性和耐心。因為污染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也不可能一下子見成效。”

  不到70分鐘的發佈會,從“十三五”規劃、政協委員履職,到霧霾、反腐,王國慶馬不停蹄回答了17個問題。發佈會結束後,記者在休息室再見到王國慶的時候,他的嘴唇已經乾燥起皮。其實,年過六旬的他,曾在媒體和新聞主管部門深耕將近四十載,做過國際廣播電臺的英語編輯、駐美記者,絕對稱得上“最了解新聞”的新聞發言人。為了這場發佈會,他已準備一個多月,收集了1400多個問題。但問起他如何評價今天的表現,答案卻只有“60分”。

  王國慶:“及格吧。這場發佈會確實大家很關注,很遺憾的是我們準備的還有很多內容來不及講出去了。”

  事實上,對於辦好一次成功的新聞發佈會,王國慶很有經驗。他擔任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13年,推動和見證了中國新聞發佈制度的建立完善。2003年之後幾年,每逢一些重大事件發生,部長們被請到國新辦開新聞發佈會,王國慶都是發佈會主持人。

  王國慶説,“最早周恩來總理在南京國共合作的時候就開發佈會,他就是個新聞發言人了。後來到80年代,外交部正式建立了發佈制度。但是我們國家政府的新聞發佈制度,為大家所認可肯定,是在非典之後推開的。要求建立三個層次的新聞發佈制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各部委、省區市政府新聞發佈制度。”

  王國慶認為,新聞發言人是媒體公眾獲取信息的一個隨時敞開的窗口;希望記者的提問尖銳而不極端,好的問題也可以激發發言人的思維,引發精彩的回答。另外,針對最近中辦、國辦出臺意見,要求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的説法,王國慶表示,新聞發佈、接受媒體記者採訪,其實是政務公開的重要的渠道。特別是發送重大突發事件,如果主要的負責同志能出來發聲的話,引導輿論的效果會比一般的新聞發言人還要好。就是要創造讓各級領導幹部必須講的條件,媒介素養要成為基本素質要求;同時他平時跟媒體打交道的成效,也要列入業績考核。

  因為長期從事對外宣傳工作,王國慶一直在思考,要怎麼用國際語言來表達中國故事。在昨天這一場新聞發佈會裏,他就先後給我們講了兩個故事:“我想起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很少人知道東亞係的前身其實是由一名華人勞工建議並且捐款建立的……”,“説到這兒我又要講故事。不知道是否各位聽説過“包蟲病”?這是一種在我國部分高寒、乾旱、少雨農牧區比較常見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

  王國慶説,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演繹中國故事。中國人就像一本厚厚的書,每個中國人都是這本書當中的生動一頁:“可能今天很多外國記者,我今天講的他也未必全懂。因為我們很多方面還是固有的話語體系。所以這方面,要用國際表達方式把中國故事講出去,這也不容易。我們很習慣的敘述方式,西方不是這樣的,另一種文化我們要研究,然後把話語體系轉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