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兩會:“十三五”定調中國發展 經濟改革蘊藏商機

2016-03-03 16:45:5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徐藝源

圖片默認標題

2016年3月3日15時,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為開幕會現場。攝影:沈湜

  國際在線專稿: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3月3日開幕,中國正式進入“兩會時間”。國外媒體普遍認為,“十三五”規劃以及經濟改革將是今年兩會的重要看點。外媒稱,今年兩會將揭開中國新的五年規劃的序幕,為中國未來發展定調。報道還提到,雖然近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在一系列改革中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商機。

  中國經濟增長新目標備受關注

  德新社報道,今年的兩會意義非凡,因為本次人大會議將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為中國未來發展定下基調。報道指出,中國“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是加快經濟的現代化。未來,中國將不再是世界的“工作臺”和“流水線”,經濟的增長將更多地倚重創新、大力發展第三産業和加強國內市場的消費。

  俄羅斯媒體也對“十三五”規劃給予極大的關注。俄羅斯衛星網援引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副院長卡爾涅耶夫的話稱,本次兩會的經濟議題將會引起專家們的高度關注。人們都想知道,中國政府將在本次會議上為經濟增長速度確定什麼樣的目標。

  卡爾涅耶夫稱,毫無疑問,民眾將會密切關注政府在經濟增速放緩、産能過剩的條件下,為改革中國經濟體系將推出哪些措施。

  俄羅斯《獨立報》報道,“十三五”規劃是今年中國兩會的重要議題,中國政府對未來發展已有了清晰的藍圖——到2020年之前中國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屆時國內生産總值和人均收入將比2010年翻一番,這將是實現“中國夢”的重大一步。

  路透社認為,在“十三五”開局之時,就業問題將為中國政府的執政能力帶來考驗,去産能導致的企業裁員將成為中國政府在“十三五”規劃中關注的重要問題。

  中國擴大內需對世界經濟是利好

  中國目前的經濟困局可能帶來的影響是近期世界關注的焦點。西班牙《24小時太陽報》援引Sace經濟研究機構的預測稱,雖然近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在一系列改革中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商機。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改革對於以農産品出口為主的國家來説很可能是有益的,來自中國的不斷增長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刺激這些國家的優勢産品出口。受益人既有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同時也包括歐洲的相關國家,如意大利。

  《歐洲時報》報道稱,伴隨中國人口的城鎮化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也在發生改變,對於高檔産品和高端製造業的需求與日俱增。從新的視角不難發現,那些能提供高端産品、高端製造業設備以及農業生産設備的國家將從中受益,而這也會不斷促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區農業和製造業的升級。

  英國最大的保險組織勞合社(Lloyd's)也希望借此分一杯羹。路透社報道,勞合社主席約翰·納爾遜希望今年中國市場的保費能同比翻一番,達到25億元。近些年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市場,納爾遜表示,“中國可能是我們唯一比較重要的新興市場”。(劉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