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出爐 明確高考改革時間表

2016-03-05 00:46:36|來源:中新網|編輯:韓基韜

  原標題:多省份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出爐 明確高考改革時間表

  中新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李金磊)各地高考改革大幕正漸次拉開。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發現,目前河北、廣東、甘肅、江西、寧夏、江蘇、青海等多個省份已公佈了招考制度改革方案,明確了高考制度改革實施時間表。而率先於2014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上海和浙江,相關改革也紮實推進,其中,上海今年起將合併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多省份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出爐 明確高考改革時間表

資料圖。中新社發 張雲 攝

  多地明確高考改革啟動時間表

  ——河北、廣東、江蘇、青海等地2018年啟動

  今年1月中旬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透露,各地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已基本完成,要按照方案提出的時間表,積極穩慎推進各項工作。

  中新網記者梳理髮現,上海、浙江率先於2014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目前,河北、廣東、甘肅、江西、寧夏、江蘇、青海等多個省份已正式向社會公佈了本地的招考制度改革方案,明確了高考制度改革的實施時間表和路線圖。

  河北、廣東、江蘇、青海等地明確將2018年作為高考綜合改革的啟動年份,2021年高考正式實行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也就是説,在這些地區,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將成為參加新高考的首批“吃螃蟹者”。

  寧夏、甘肅等地則將高考綜合改革的啟動時間定在2019年,新高考方案首次開考時間為2022年。為何高考改革啟動時間晚一些?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在實施方案的説明中指出,考慮寧夏屬西部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經教育部研究批復,將寧夏高考綜合改革的啟動時間定在2019年,即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啟動實施。

  梳理各地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可見,均遵循了2014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按照意見,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準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多省份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出爐 明確高考改革時間表

資料圖。

  多地今年起將合併錄取批次

  ——上海將合併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改進錄取方式。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河北、江西等地提出從2016年起合併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廣東也提出,從2016年起,將原第二批本科A類及B類兩個招生錄取批次調整合併為“第二批本科批次”。

  上海今年在改進錄取批次上更進一步。上海在2014年公佈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中明確,“改進高等學校統一錄取模式。2016年起,合併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為什麼要合併錄取批次?河北省教育廳在實施方案政策解讀中指出,分批次進行錄取,只是為便於錄取工作操作,與院校性質無關。合併本科二批、三批有利於消除社會對本三錄取的高校畢業生的偏見,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展,有利於今後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

  批次合併將對考生産生什麼影響?河北省教育廳表示,錄取批次合併不會減少考生的錄取機會。對考生而言,由於同一批次院校數量大幅增加,考生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也相應增加,一些個性化的需求將會得到滿足。

多省份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出爐 明確高考改革時間表

資料圖。中新社發 蘇丹 攝

  各地“學考”機會次數不同

  ——河北等地只允許考一次

  新一輪高考改革的亮點之一就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終身”。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完善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簡稱:“學考”),各地要合理安排課程進度和考試時間,創造條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同一科目參加兩次考試的機會。

  對於外語科目,河北、廣東、江西、寧夏、青海等地均明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一次考試成績計入。

  而對於計入總成績的“學考”選考科目,上述已公佈方案的地區提供的考試機會次數不盡相同。其中,上海、河北、江西等地規定現階段只能參加一次考試。浙江、廣東等地規定可以考兩次。

  為何現階段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考”科目只允許考一次?河北省教育廳在實施方案政策解讀中指出,主要是考慮到兩次考試的等值性難以把握。由於學業水準考試成績是按照比例以等級呈現,那麼多次考試會造成評價結果的等值性差異。如何科學合理地組織開展第二次考試,保證兩次考試具有等值性,目前尚無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仍然需要進一步調研論證。

  多省份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出爐 明確高考改革時間表

資料圖。成都一中學實施“走班制”,學生向記者展示“私人定制”的課程表。殷櫻 攝

  官方:各地要穩步推進“選課走班”

  ——學校、師生或面臨“走班制”挑戰

  新一輪高考改革將會産生諸多影響。其中焦點問題之一就是,由於不再區分文理科,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業水準考試選考科目,選考科目必然會呈現多樣化組合, “走班制”教學或將應運而生。

  “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學生、學校不斷選擇中實現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在實施方案解讀中表示,因學生選考科目呈現多樣化組合,傳統意義上的行政班教學和全年級統一的課程安排必將被打破,多樣化的課程套餐及走班制教學將成為學校課程和教學管理的新常態。學校要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優化課程教學管理顯得更為重要。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部署2016年教育工作時提到,各地要穩步推進“選課走班”,方便學生選學選考。要逐步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對學生理想、心理、學業、生涯等方面的輔導。

  目前,一些地方的高中已經開始試水“選課走班”。在新的“走班制”教學模式下,學校如何做好師資配備、課程安排、學生管理,學生如何適應變化、增強自我管理能力,仍需在實踐中摸索前行。(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