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的安全感 中國百姓的獲得感

2016-03-05 11:07:2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杜軍帥

  原標題:世界經濟的安全感 中國百姓的獲得感——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速覽與點評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期間,一份份數據背後凝結的是舉國上下辛勤努力流淌的汗水,一次次掌聲傳遞出的是對政府全年工作成績的高度認可。

  通覽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兩方面值得關注。一方面,報告讓動蕩不安、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感到更加安全,另一方面,普通百姓從報告中讀出了滿足和希望。

  先看報告中的一組數據: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67.7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0.8萬億美元),增長6.9%;全年進出口總額達24.6萬億人民幣(約合3.8萬億美元),繼續位居世界第一;實際使用外資1263億美元,增長5.6%;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80億美元,增長14.7%;服務業在國內生産總值中比重達50.5%,歷史上首次佔據“半壁江山”,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達66.4%。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成績是在世界經濟增速6年來最低的嚴峻國際環境下取得的。雖然曾有國際金融媒體哀嘆這是中國“25年來的最低增速”,但是它們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實現了除印度外的最大增速。儘管中國步伐放緩,但其增速仍至少是發達國家的兩倍。世界銀行統計表明,2015年美國國內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2.4%,日本增長0.4%,歐元區增長1.5%,俄羅斯下降3.7%,巴西下降3.8%。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5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超過25%,有力拉動了世界經濟增長,為世界經濟復蘇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經濟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並沒有熄火,依然在平穩有力地運轉。

  曾有不少國外媒體和專業機構面對中國經濟增速換檔,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的暫時性困難,大肆“唱衰”中國。3月2日,國際著名評級機構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就將中國的主權評級展望從穩定調降至負面。一時間,中國經濟失速論、中國增長模式失敗論、中國行將“崩潰”論等奇談怪論沉渣泛起。

  中國有句古詩叫“不畏浮雲遮望眼”。對照那些已經完成工業化的發達經濟體,國際上看衰中國經濟的有關人士應該明白,過度悲觀容易得出狹隘和偏頗的結論。實際上,經濟增速的適當減緩正是中國經濟結構提質增效,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真實寫照。“破七”不是失速,更不會阻礙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正如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BROOKINGS-TSINGHUA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研究員葛藝豪(Arthur R. Kroeber)所説,“轉型不可能一帆風順”,“核心問題是中國能否成功完成從工業密集型和投資密集型經濟向服務和消費驅動型經濟的艱難轉型,以及在轉型過程中將會給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

  對於世界經濟而言,2015年,中國原油、塑膠、大豆、天然氣、紙漿、穀物、銅精礦等10類大宗商品進口量均創歷史新高,有效支撐了世界大宗商品生産國的經濟穩定和産業發展。2015年,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正式成立,絲路基金開始運營,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國際産能合作進一步加快。可以説,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結更加緊密,合作基礎更加廣泛,中國經濟的“氣質”依舊很好,中國的“生意經”更大了。

  不論是看指標,還是看與各國的經貿合作,中國經濟在速度與品質上的領跑地位依然不容置疑,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國際上唱衰中國經濟的部分人士會感到失望,而世界經濟則會在緊張中長舒一口氣,以更富安全感的心態繼續前行。

  再看報告中的一組數據:2015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新增就業1312萬人;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442萬;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成772萬套,棚戶區改造開工601萬套,農村危房改造432萬戶。2016年,國內生産總值預計增長6.5%-7%;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5%和8%。

  供給側的改革是穩增長調結構,分配側的改革則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曾説過,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獲得感意味著經濟改革應該讓勞動者滿意和滿足;意味著政策更加注重保基本、提標準、擴範圍,讓更多的百姓享受更好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意味著經濟發展成果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享有。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報告中一串串與民眾息息相關、切實反映百姓生活的數字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民生為本”的執政之道。

  中國有句名言,叫“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思是説人民才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增進人民福祉,滿足人民期盼,因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把上述期盼變成現實,群眾的獲得感就會更加強烈,社會就會更加和諧,人民就會更加幸福,國家就會更加昌盛,這正是中國執政黨和歷屆政府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胡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