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政策助力民營企業更有獲得感

2016-03-06 18:05:42|來源:光明網|編輯:韓基韜

  【光明論•專家學者話兩會】

  供給側改革政策助力民營企業更有獲得感

  作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秘書長 尹晨

  2016年3月4日下午,習近平同志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了聯組討論。習近平同志強調,各地各部門要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關配套舉措,使有關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習近平同志的講話獲得了參會企業家委員的一致認同,同時也為推進下一階段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政策制定和落實提出了要求。供給側改革的系列政策從研究、制定到落實、評估,都要讓企業增強獲得感。

  首先,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要避免單靠政府部門和少數專家“閉門造車”式的方式;要開門定政策,要增強政策制定的實際問題解決導向和企業用戶體驗導向。這就需要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研,充分聽取企業、行業協會和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使得政策更加貼近需求、切中要害。可以分行業,由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代表性企業組成若干親商小組,幫助政府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轉變政策制定的導向和方式,也能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學性,避免出現“雷人”政策出臺影響政府公信力的情況。

  其次,鼓勵、支持和引導性的政策要動真格、講效率。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實體經濟企業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就是降低成本。因此,財稅政策要動真格,不能扭扭捏捏,不能隔靴搔癢,要切實通過合理下調稅率、有序調整稅種結構、規範稅收徵管、推進和完善結構性稅收減免來有效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財稅政策調整要充分認識到功能性財政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切實提高企業活力和效益,財政實力才能可持續增長的道理。

  各項支持性政策也要講效率,不能撒胡椒面,不能大水漫灌。一方面要用鼓勵和引導性政策支持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和新模式的發展,另一方面利用緊縮的財稅和信貸政策以及就業穩定基金等推進去産能工作,斬釘截鐵的處置僵屍企業,實現優勝劣汰、新老交替。

  第三,要以“一抓到底”的態度和“解剖麻雀”的方式,解決政策落地難的問題。“再好的政策落地難”是調研中企業反映最多的問題之一。政策落地難的障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存在政府部門的“蜂窩煤”現象,部門內部能“一竿子到底”,但部門間溝通協調困難,使得涉及多部門的政策在落地中互相鉗制、互相扯皮的現象比較普遍。二是現行法律法規政策調整不同步,一些政策變化了,但與之相關的其他法規還沒有調整,容易出現“大門開放,小門仍關閉”的現象。三是政府職能轉變、公務員素質提高和服務理念的轉變仍需進一步推進。

  上述障礙已經存在了比較長的時間了,不克服以上的障礙“空談”只會繼續“誤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提供了一些經驗。一是推進政府機構改革,比如將原先與市場監管相關的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品質技術監督局“三合一”,整合設立“市場監督管理局”,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支隊伍執法的服務和監管新模式;二是解剖生物醫藥行業這只“麻雀”,深入調研和分析是哪些因素阻礙了自貿試驗區政策在生物醫藥行業的落地,集體辦公、現場辦公,解決關鍵環節的“腸梗阻”,取得經驗後再向其他行業複製和推廣。

  第四,要形成鼓勵做事和擔當的氛圍。習近平同志以“親”和“清”説明瞭新型政商關係,對領導幹部而言,“親”就是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清”就是清白純潔,不搞權錢交易。對於切實履行“親”“清”關係,勇於改革、敢於擔當的幹部要保護和鼓勵,要大力推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提出的“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全社會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風尚”。

  最後,政策落地還要有相應的評估機制來督促和完善。制定各項供給側改革政策,不但要出臺具體內容,最好還要公佈相應的路線圖、任務分解表和進度時間表,以便於公眾監督。可以學習借鑒營商環境良好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公開招標委託第三方對政策落地情況進行評估,同時指定一個政府部門牽頭召集相關部門配合第三方評估,及時對評估報告進行研究,針對意見和建議督促整改。

  習近平同志指出,一時一事上中國經濟發展會有波動,但長遠看浩蕩東風。供給側改革的各項政策要切實增強企業的獲得感,以增強企業的獲得感來增強企業的認同感和參與感,使得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繼續“挽起袖子”一同努力,為實現“十三五”全面建設小康的任務而共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