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專家談中國經濟合理增速 稱文化差異為海外並購挑戰

2016-03-06 09:58:0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圖片默認標題

瑞士西區經濟發展署前署長菲利普•莫納

  國際在線報道(駐瑞士記者 張婧昊):在今年“兩會”的諸多重要議題中,中國經濟與對外合作、中國股市、中國製造業以及交通運輸管理等問題受到國外經濟學家關注。瑞士西區經濟發展署前署長菲利普·莫納近日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發展所需,並指出跨國並購在成為中國重要拓展海外市場方式時需重視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

  每年兩會,中國經濟都是世界關注的重點之一。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近年來經濟增長迅速,在菲利普·莫納看來,強勁的積極性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內動力之一:“中國經濟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品質上的迅速發展令所有人震驚,我認為最根本原因之一在於強勁的積極性,特別是年輕人的不斷進取、積極投入,這也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對中國發展持積極樂觀態度,即使近年來經濟增速有所放緩。”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為67.7萬億元,增長6.9%,是25年來增幅最小的一次。在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將會保持在每年6.5%以上。

  面對中國經濟放緩壓力,莫納先生表示,適時調整經濟政策對國家整體發展是有利的。他説:“中國在一段時期內持續高增長態勢是正常的,但(一個國家的經濟)不可能長期保持高速增長,因此目前6-7%的經濟增長率我認為是很好的。”

  近年來,與大部分國家側重支持吸引外資不同,中國對於吸引外資和海外投資的態度都很積極。中國政府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戰略,使其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十幾年前,中國企業更多通過出口産品的方式進入海外市場,而現在跨國並購已成為其提高競爭能力和進軍海外市場的重要手段。

  對此,莫納先生表示,跨國並購如若獲得成功將會使企業實現更大價值,他説:“成功的並購體現在能夠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使員工更加投入、吸引更多客戶、公司規模更加壯大以及拓展其他業務等,這些都是並購帶來的好處。”

  他還指出,初期最重要的是贏得被收購公司員工和顧客信任。然而,大部分跨國並購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許多中國企業在並購歐洲的公司時遭遇嚴峻挑戰甚至失敗,其中最大障礙就是文化上的差異:“中國與歐洲國家存在許多文化上的差異,這使得中國並購方不容易獲得被並購企業員工的信任,使其失去工作積極性,導致很多失敗的並購案例。因此我認為,必須要解決由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問題,在並購過程中給予各方更人性化的尊重。”

  可以説,中國企業進行海外並購的案例每年都在遞增,並購規模也逐步擴大。就在今年2月初,中國發起了迄今規模最大的收購交易,中國化工出價逾430億美元收購瑞士農業企業先正達公司,此舉使得今年開年中國的海外並購交易額超過歷年同期。雖然最終結果還不得而知,且瑞士企業並購多發生在文化背景較近的歐美國家之間,中國化工作為中國國有企業在與其他國外公司的競爭中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但莫納先生對此持樂觀態度,他説:“中國化工在並購方面擁有多年經驗,該公司很清楚在初期應該令被收購公司像此前一樣正常運轉,而不是全盤改變。我認為中國化工在並購先正達公司之後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如果中國化工對歐洲文化以及先正達的企業文化有足夠了解,他將會為後者帶來巨大的轉變與成功。”

  在高度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問題同樣不能忽視。談及如何使二者和諧發展時,莫納先生表示相關政策的落實至關重要:“在我看來,中國的問題不在於缺乏政策,而是對政策的實施。通常政府出臺好的法律法規,但執行力度不夠,因此需要加強在這方面的工作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