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希望全流域統籌長江生態屏障建設

2016-03-07 16:13:59|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鐘勤建:希望全流域統籌長江生態屏障建設

  [全國兩會·川網會客廳]鐘勤建:希望全流域統籌長江生態屏障建設

  鐘勤建

  四川新聞網北京3月7日訊(川網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記者 董焦 陳淋 攝影報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

  今年年初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定把保護母親河放在開發之前,深刻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的辯證關係,體現了保護生態不計其利、面向未來不計其功的責任擔當。

  3月5日,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

  這些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出臺了《四川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辦法》,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以最嚴厲的舉措防治污染,壯士斷腕化解落後産能、推進轉型發展,堅決守住綠水青山。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現綠色發展的新突破。這個新突破怎麼理解?我認為就是要探索一條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新路。”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副廳長鐘勤建做客川網會客廳,就環保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析,他表示,四川要守住環境保護的底線,一方面積極治理突出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則要及時推動生産方式的綠色化,培育新的綠色增長點。

  四川優良天氣佔比80.5% 已達“十三五”規劃標準

  “如何守住環境(保護)的底線?一方面要對現有突出的環境問題——不管是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也好,要加大查處力度,鞏固現有成果,不能反彈;另一方面,則是要推動生産方式的綠色化。”鐘勤建表示,要實現生産方式的綠色化,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推進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堅決淘汰落後過剩産業,培育新的綠色經濟增長點,“尤其是節能環保産業,要爭取打造成支柱産業。”

  他介紹説,四川的節能環保産業發展速度較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各類企業近700家,從業人員逾6萬名,年産值已達400億元。

  與此同時,四川將堅持重拳治理大氣霧霾不能放鬆,“去年,四川的空氣品質情況好于全國平均水準,優良天氣佔比為80.5%,已達到‘十三五’規劃的目標。”鐘勤建表示,此前,成渝城市群的空氣品質指數與長三角城市相倣,各城市群中,最差的是京津冀城市群,其次是長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最好,“但現在各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已發生很大變化,京津冀城市群為52%,長三角城市群為72%,成渝城市群為80.5%,珠三角地區最好,為89%。”

  “2015年,四川空氣品質改善較為明顯。”鐘勤建表示,在此前的採訪中,他還給出了詳細數據予以佐證,“2015年,四川省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95天,比上一年度有所提高。”

  “四川大氣污染來源中,工業排放佔污染源的比重為24.6%,機動車為25.9%,燃煤為25.5%,揚塵佔13.3%,秸稈——也就是生物質燃燒佔比9.1%,這五項已佔到了污染源的90%。”鐘勤建表示,根據五方面情況,環保部門有針對性地採取了相關措施,“現在看來成效還是很顯著的。”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産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