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賦:鼓勵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促進農民“五路進財”

2016-03-07 14:11:46|來源:央廣網|編輯:李邵鵬

  原標題:韓長賦:鼓勵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促進農民“五路進財”

  央廣網北京3月7日消息(記者滿朝旭)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邀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新聞發言人葉貞琴就“轉方式調結構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産是實現了十二連增,到達6.21億噸,但同時也出現了糧食庫存的數量也到達歷史高位,糧食進口量也在增長,像玉米的進口量同比增長了八成,稻米增長了三成。出現了這種比較罕見的三量齊增的現象,這是説明我們國家的糧食到底是太多了還是不夠用,未來是否還會追求這種糧食的持續增産? 

  韓長賦説,在13億人的大國,糧食始終是重大的問題。糧食豐收,糧食充裕,甚至多了一點,是好事。因為,我們在糧食多得裝不下和糧食少了不夠吃之間選擇的話,你説要哪個?我們還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韓長賦説,糧食有三句話,第一句話是糧食多了問題少,糧食少了問題多。糧食多了,可能一個直接的問題會增加財政負擔,但是如果糧食少了,發生供給問題,那就有可能成為社會問題。

  第二句話,糧食多了渠道少,糧食少了渠道多。現在糧食充裕,進入市場收購的企業就少了,老百姓存糧也少了,糧食主要是國家糧庫來收購,所以現在庫存多,主要是國家糧庫庫存多。具體來講,主要是玉米這個糧食品種庫存偏多。

  第三句話,我們國家歷史上來看,還是糧食多的時候少,糧食少的時候多。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講,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糧食生産,我覺得這句話非常重要,而且我體會,任何時候也包括豐收之後,老話講了,“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所以糧食生産問題始終不能放鬆。 

  十三五將會追求的是糧食産能提高、效率的提高。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糧食的多少是技術問題,但糧食安全是整個的戰略問題。所以糧食整個需求是不會變的。

  關於農民工收入怎麼增長。那麼從現在情況來看,他認為十三五期間農民收入的增長還是稍微有一點難度的。尤其是現在農産品的價格多數在走低,再加上經濟下行趨勢。十三五怎麼來實現農民的增收?韓長賦説,農業部正在研究相關的政策支持,概括來講就是“五路進財”,第一就是節本增效,減少成本,因為成本少了,相對來説大家的收入也就會增加了。要推進城鄉一體化,有條件的農民要變成市民。要研究補貼政策。還有一點是研究農村的産權改革。就是提高農民資産性。現在正在制定集體資産政策提高的相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