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建議將職業生涯規劃引入中學階段教育

2016-03-08 17:39:23|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王康:建議將職業生涯規劃引入中學階段教育

   [全國兩會·川網會客廳]王康:建議將職業生涯規劃引入中學階段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康做客川網會客廳

  王康: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 王康

  四川新聞網北京3月7日訊(川網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記者 仲健鴻)職業生涯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讓人們系統了解社會發展需要與教育人才的內在供給關係,了解求學與求職的關係。而且還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而從事與之相適應的職業。

  在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採訪時,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康表示,在我國經濟社會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在各種産業(事業)不斷升級換代的背景下,如何處理好發展需要與教育供給的關係,如何用好用活有限的教育資源是擺在國人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大問題。王康建議,有必要在中學階段就引入“生涯規劃教育”,以喚醒學生和家長們的職業生涯意識。

  現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推進相對滯後

  王康介紹,雖然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80年代就在部分省市起步,但由於缺乏系統的規劃和相關的推進措施,這項工作卻相對滯後。據2015年調查,我國只有約30%高中生接受過職業與畢業方面的指導。初中生這個比例更低。而美國和日本的這個比例,分別達到了69%和78%。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缺失,致使不少家長不管孩子興趣、特長與能力、不問産業、事業的發展趨勢,不顧特定職業的入職要求,不重“職業生涯”的規劃,不看學習與就業的關係,盲目帶著孩子去片面追求名校、追逐升學率。

  “同時,生涯規劃教育的缺失,還導致我國80%以上的高中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專業目標不明確,志願填報沒有自己的想法,盲目地跟從社會的熱點。”王康介紹説,由此專業不對口、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屢見不鮮,不僅讓學生對外來感到迷茫,也給國家政府造成很大的就業負擔。

  在王康看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缺失,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而且嚴重阻礙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

  建議:“職業生涯規劃”引入中學階段教育

  為有效改變上述尷尬情況,王康認為,有必要在中學階段就引入“生涯規劃教育”。即在初中階段就開始進行一些“職業”知識的教育,以喚醒學生和家長們的職業生涯意識,為近半數初中學生在初中畢業後的科學分流,提供必要的指導與服務;同時,也為學生們以後高中、大學的職業選擇與求學規劃,職業教育、職業探索,興趣的發掘與培養等,奠定必要的基礎。

  具體可採取哪些舉措?王康介紹説,鋻於“生涯規劃教育”關係到學生的科學發展,建議教育部要將“職業生涯規劃”引入中學階段教育的相關工作,納入教育系統十三五規劃的範疇,慎重對待、系統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儘早制定出臺“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指導綱要”,以指導相關學校有序地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工作。

  同時,建議從初中二年級開始,各相關學校就應以選修和大課的形式,開設生涯規劃教育的課程(每學期6課時),主要介紹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及重要意義。進入高中階段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作為學生的必修課來開設(每學期10課時以上),主要以生涯規劃理論、生涯規劃典型案例、測評技術及工具應用,職業體驗等,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職業生涯體驗室。

  此外,鋻於目前我國初高中學校十分缺乏能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合格教師,王康建議説,要注意聘請具有國家生涯規劃師資質的專業人士,來對先行初高中擔任德育課或心理課的老師進行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或外聘社會上具有實戰經驗的生涯規劃師,來擔任初高中學校的兼職教師。“與此同時,教育部要組織、指導有條件的高校,開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專業,以培養‘術有專攻、教有所長’的懂職業、知規劃、善指導的專業人才,培養能夠有效指導學生和家長科學、正確謀劃職業生涯的合格師資。以從根本上化解初高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匱乏的問題。”王康説。

  王康還建議,要學習並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做法(美國于1974年就頒布了《生涯教育法》),將職業生涯教育納入法制建設的範疇,組織相關力量結合中國國情,著手研究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職業生涯教育法》。用法治的方式來助推教育領域的改革與創新,以更好地引導我國的學校和教師,打破關起門來辦學的陳規陋習,努力為國家培養需求與供給相互呼應、求學與就業相匹配、興趣與職業相一致,能力與崗位相吻合的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