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豐富 經濟增長目標基礎堅實

2016-03-09 17:48:2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原標題:專家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豐富 制定經濟增長目標基礎堅實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柳青):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黃守宏在會上表示,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豐富,既強調供給,也關注需求。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則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的制定綜合了多方面因素,是有堅實的基礎的。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加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使供給和需求協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上午召開的記者會上,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黃守宏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非常豐富,要統籌理解這一政策:“從制度建設和體制層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的是放鬆管制、促進競爭、支持創新、擴大開放,政府要通過簡政放權等改革,為市場主體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從産業的層面看,既要做減法也要做加法,通過市場競爭,使落後的、低效的産能得到化解或淘汰,同時要做加法,要促進新産業、新業態等等新經濟加快成長;在宏觀政策上,我們要通過降稅減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用改革的方法,解決結構性的問題,著眼于中國長遠的、持續的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還指出,要“圍繞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市場與政府的關係問題是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就是生産要素的自由流動,要素的有效配置,來更好的做到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更好的發揮政府的作用。就是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係,使得我們國家的資源配置效率,全要素生産率、企業的活力得到提高。 ”

  《政府工作報告》將2016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的預期目標定為增長6.5%至7%。馬建堂表示,這個經濟增長目標是在考慮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與可能、基礎與走勢以及國內經濟狀況與國外變化的情況,統籌規劃之後確定的增長區間,有著堅實的基礎。馬建堂還説,這個堅實基礎就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而經過努力,中國也有能力實現這一增長目標:“(第一是)居民儲蓄或者説資本來源,2015年中國居民儲蓄是55萬億,增長了8.9%;第二是人力資本,中國現在有9億多勞動年齡人口,有7億就業人員,每年要增加700多萬大學生;(第三)是創新資本,2015年中國研發支出1.4萬億,增長9.2%,這個勢頭一定會繼續下去;還有中國城鎮化,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消費支出要增加一倍,城鎮化帶來住房的投資、公路的投資、基礎設施的投資、醫院的投資;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推動互聯網+,新的業態不斷涌現。”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黃守宏還表示,中國政府有充足的政策措施來應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如果經濟增速滑出合理底線,比如説影響到了我們的就業等等,我們就會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