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民俗,走向融合與自信之路

2017-01-06 16:42:45|來源:光明網|編輯:韓宇辰

  

【2016年度文化盤點系列——民俗文化】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今天是傳統的臘八節,大街小巷,粥味飄香。“過了臘八就是年”。年俗如戲,若把過年比作交響,那麼,臘八就是第一章“前奏曲”,厚重年歲的序幕由此拉開。

  今天,合肥城隍廟舉辦首屆“臘八文化節”,揚州大明寺向市民與遊客免費發放臘八粥……朋友圈裏滿屏都是臘八的喜慶,手機APP到處都是臘八的介面主題。還記得去年“臘八節”開通的微博話題,不到半天時間就有了1500萬的閱讀量。在這個唯變不變的時代,以臘八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民俗,似乎正在以一種時髦而國際的姿態,刷新顏值、熱圈粉絲。

  就在不久前,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國人從小唱到大的《二十四節氣歌》,閃耀世界文化的舞臺。國務院參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驥才認為,“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有利於增強國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和敬畏。”有了世界遺産加冕,節氣文化保護與傳承更為順理成章。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9%的受訪者關注“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82.5%的受訪者表示“二十四節氣”有必要存在下去。

  全球化的今天,農耕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之所以贏得世界的認可,更多的,或在於其間蘊藏的智慧而遼闊的宇宙、自然和生命觀——這是人與世界、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哲學思辨。在都市化的匆忙腳步中,安頓好現代人的“文化鄉愁”,凝聚好中國人的“價值共識”,民俗文化不僅是絕佳的載體,更是不二的契機。

  在過去的2016年,越來越多沉沒的民俗文化,正在被系統地打撈起來:10月27日,“曬秋”民俗申遺研討會在江西婺源篁嶺古村召開;7月15日,廣西左江花山岩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的消息傳到寧明縣,整個縣城一片沸騰;2月份開始,廈門和馬六甲攜手,共同推進中國和馬來西亞的送王船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送王船也就此成為中馬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渠道……帶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正成為熠熠發光的民族瑰寶,不僅是文化遺産,更成為社會再生産中的文化資産。

  大年俗、小民俗,構成了中華文化浩浩蕩蕩的壯闊圖景,這是文化融合的承續之路。不同特質的文化通過相互間接觸、交流溝通進而相互吸收、滲透——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在堅持根本、不忘來路的前提下,中國民俗文化經歷了新一輪的激活。這是文化自信的夯實之路。用頂層設計的話説,“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氤氳在民俗文化中的家國情懷、創新意識、公德精神等,與新時期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當然,申遺也好,發展也罷,最終是讓中華文化以軟實力的姿勢“走出去”,以文化人、文以立世。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走向融合與自信的中國民俗,正煥發出撼動人心的激蕩力量。(鄧海建)

  (原標題:中國民俗,走向融合與自信之路)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