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6】中國民俗文化中蘊藏的文化自信
【2016年度文化盤點系列——民俗文化】
作者: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跨文化研究院教授 胡繼華
傳統節日、地方民俗和古典科技,表達出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樸素願望,或體現中國文化及其豐富多彩的實踐,又或傳遞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世界契合的信息。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曆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中國民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歷代官方自上而風,民間由下而化,歷經千年,影響並滲透進中華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民俗文化也在凱然邁向國際。2016年11月30日,中國傳統曆法“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目錄,這對整個中國民俗文化來説,都具有標誌性意義。需要強調的是,在中國民俗文化中,諸如儀式、節慶以及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尤其能體現中國文化的精彩紛呈。中國的一些民間活動,已經在今天的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Spring Festival),是中國倫理和審美精神的集中表現。關於春節的起源,普遍的説法是:虞舜禪讓,舜天子即位,率領群臣祭拜天地和祖先,這一天被視為歲首。歲首年終,恰逢一年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令——立春,於是這個喜慶的節日就被稱之為“春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春氣萌動,萬家喜樂。在春節前後聚集了祭灶、破五、祛年、元宵等輔助節日,團圓飯、壓歲錢、寫春聯、挂燈籠、守歲、耍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等民間活動令人目不暇接。春節期間最顯著的特徵是穿紅誌喜,最重要的活動是焚香上禮,敬天地、祭烈祖,然後從正月初二開始給尊長拜年,也向親朋好友恭頌新喜。而今,傳統儀式大多已經失傳,而敬天祭祖觀念亦已淡化,但因為有電視臺、互聯網的春節晚會,更有入城務工而返鄉度節的各種節慶活動,傳統的節日更增添了時代氣息。
春節集祈年、慶賀、娛樂以及實踐孝道、友愛于一體,成就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審美觀念和倫理情懷,在當今還能顯示普通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嚮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在喜慶節日,文人墨客也常常抒情言志,表達憂生憂世之念。而在今天,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會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裏思念祖邦,祝福祖國繁榮富強,可謂宇宙山河,遍我英華。
中秋節(Mid-Autumn Festival)又稱“追月節”“女兒節”“團圓節”,緣起于《周禮》(“仲秋之月養衰老”),興起于宋朝(“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僅從名字來看,即知這是中華民族以及漢字文化圈最美的傳統節日。思鄉念友、拜月賞花、吟詩作賦、吃月餅、祈和祥,豐富多彩的活動體現出中國傳統的倫理精神,美學精神。“今夜月色人盡望,而今秋思在誰家?”“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古今詩人吟誦中秋詩,留下無數佳作,至今余韻悠長。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誕生於春秋戰國,是綿延幾千年而不絕的民間“科學技術”,在漢字文化圈影響深遠。隨著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獎而更加引起世界的關注。中醫治療具有深厚的民俗性,將人體視為形氣神的有機統一,異病同治與同病異治的辯證法講究人體陰陽平衡,從而減輕惡疾對生命造成的痛苦,適度延長生命,更主要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
臘八節,相傳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日,因此是佛教的盛大節日。歲終稱“臘”,喻含除舊布新、祭天敬祖、逐疫迎春等莊嚴而又吉祥的意義。在中國,臘八節是不折不扣的文化涵濡的産物,融合了中國古代帝王傳説、佛教傳説、道教傳説,在北京、陜西、甘肅、寧夏、江浙等地,臘八節的風俗豐富多彩,具有濃烈的地域色彩,將中原傳統與異國風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娘娘廟會,是在福建、江浙、安徽西部、河南等地廣為流行的民俗。夏曆二月二十九和九月十九舉行廟會,女信士和普通婦女去廟裏奉香,敬拜菩薩,為一方水土祈禱平安,為一家一族祈禱福祉,主要是婦女們祈禱多生多養,然後在廟裏會餐(吃齋飯),祈求菩薩賜予健康、多子、多福。
上述民俗具有濃郁的中國民間文化底蘊,承載著傳統中國文化的宇宙觀、生命觀、倫理觀以及審美觀,且具有廣大的受眾面。傳統節日、地方民俗和古典科技,表達出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蘊含在這些內容之中的文化自信,理當傳播天下,鹹使知聞。有鋻於此,今後中國民俗文化更應該多元發展、特色發展、國際化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我們攜起手來,保護、修復、傳承那些即將失傳的鄉風民俗。(胡繼華)
(原標題:【中國@2016】中國民俗文化中蘊藏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