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絡媒體走轉改】壽寧下黨村:"産業+旅遊" 精準扶貧有門道

2017-01-15 10:25:14|來源:中青在線|編輯:張斯路

  下黨鄉變了。

  每當説起貧困二字,這裡的村民總會有這般切身的體會。

  “異常艱苦,異常難忘”,28年前的1989年,壽寧縣下黨鄉給時任福建省寧德市地委書記的習近平,留下了這樣的印象。

  

  依山傍水的下黨村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傅曉羚/攝

  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的下黨鄉曾經是福建省定貧困鄉、寧德地區四個特困鄉之一,素有壽寧的“西伯利亞”之稱。曾經,這個擁有309戶家庭1341人的村子是個“無公路、無自來水、無照明電、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的“五無”貧困村,村中沒有産業,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1988年該村人均純收入僅有186元,閉塞、落後、簡陋是這裡留給外界最深的印象。

  為了幫助下黨鄉擺脫貧困、加快發展,習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曾九赴壽寧並三進下黨鄉現場辦公,推動發展。近年來,在省市縣三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政策、項目、資金、人才全方位匯入了這個貧困山鄉,面貌煥然一新:村村通公路、電網、手機和電視信號,衣食住行等基礎設施全面完善,人均純收入在28年內增長了57倍……如今這樣的巨變,對於駐村第一書記曾守福來講,一度是不敢想像的。

  可視化定制茶園:試水扶貧新模式

  

  曾守福(中)與村民 圖源於網絡

  過去的下黨鄉下黨村是一個沒有産業與穩定經濟來源的落後貧困村,2014年,曾守福成為了福建省委組織部派駐到壽寧縣下黨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經多次調研,他萌生了開發經營茶産業的想法。然而這一想法在爭取村民的支持上卻遇到了“心坎”。

  由於教育落後、思想保守,經商在下黨村村民的心中仍舊是一項充滿風險的活動,於是,這個不曾從商的幹部開始自己買書學習相關知識,並利用免費提供有機肥、包銷包售的方式,吸引村民共同加入進來。他總説,“只有真正給老百姓實惠,他們才會相信我們,一起走上致富路。”

  在他的指導帶領下,茶葉生産技術小組和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配合註冊的夢之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進行茶産業的運營和銷售,並及時選取部分補充入村財政收入中,確保村民和村集體在産業發展中持續受益。

  

  下黨村“下鄉的味道”銷售點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傅曉羚/攝

  2015年1月,通過在茶廠、茶山上架設30余個探頭,開發可視化預訂系統和農産品可追溯系統,中國第一個植入“消費扶貧”的品牌、同時也是第一個可視化扶貧定制茶園項目——“下鄉的味道”誕生。茶園主通過APP客戶端可以隨時點擊查看茶園種植管理和茶葉生産加工狀態,真正用創新技術實現了産品可追溯。依託該項目,茶農的收入翻番,達到了每畝6000元,村財收入逾20萬元,實現了零的突破。

  互聯網+TV:開啟脫貧新渠道

  渠道是産品的重要生命線,而這也曾一度是阻礙下黨村發展的關鍵一環。

  曾守福還記得三年前第一次來到下黨村的情形:由於缺乏光纖和閉路,打開村中的電視,只有兩個臺可供選擇,無論如何設置,螢幕上總是充滿了雪花點,什麼都看不到。那一晚,茫然的曾守福跑到廊橋上看著夜空,不斷思考著應該如何讓這個村莊一步步走向脫貧的道路。

  為了豐富百姓的業餘生活,讓黨的聲音能傳進下黨村,曾守福便嘗試主動向壽寧縣廣電網絡公司爭取項目支持。“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和其公司的主營業務很好銜接,依靠‘互聯網+TV’的黨媒精準扶貧更可以讓廣電公司走出一條運營創新之路”,面對合作方,他提出了這樣的想法。最終,在曾守福的努力下,這一模式得到了福建省廣電網絡集團的大力支持。

  如今,通過光纖閉路電視入戶,村民們不但可以隨時通過電視接收到最新的資訊,還可以利用“互聯網+TV”平臺實現茶葉管理加工和全程視頻結合、生態農副産品現期貨線上銷售與農超對接相結合、“下鄉的味道”品牌打造與擺脫貧困相結合的扶貧發展之路。2016年,“下鄉的味道”生態農産品共銷售800多萬元。

  産業+鄉村旅遊:造血扶貧有未來

  “産業是旅遊的生命之本,鄉村旅遊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在經營茶産業的同時,曾守福不斷地構想著下黨村鄉村旅遊的發展之途。

  

  下黨村廊橋“鸞峰橋”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傅曉羚/攝

  事實上,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的下黨村依山而建、面朝修竹溪,木拱廊橋橫跨在綠水間,形成了“廊橋、流水、人家” 的美景,是壽寧縣2014年唯一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莊,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在壽寧任職期間還曾多次途徑此處,但長期以來,這些寶貴的歷史自然資源卻始終未得到良好的利用。

  經過實地調研,曾守福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在吸引村民共同打造扶貧定制茶産業品牌的同時,更發動全村人打造農家樂,通過鄉村旅遊扶貧。

  就在去年年底,54歲的村民王明壽打造的農家樂“百口食堂”順利開張了。這個自15歲就在外地打工的村民曾跑遍全國,忙碌而收入甚微。一聽到家鄉要發展旅遊,王明壽便回到家,在書記的支持下開起了農家樂。“還是回家好啊”,他告訴記者,他還要將房子改造為民宿,來接待更多前來參觀家鄉的遊客們。

  2016年,下黨村被列為全國旅遊扶貧試點村,收穫了發展的新契機。在新一屆縣委的幫助策劃下,29個旅遊開發項目已經生成實施。據初步統計,2016年赴下黨鄉參觀旅遊人數累計達到10萬人次,有效帶動了民宿、農家樂等第三産業的發展,收入節節攀升。

  對於現在的村民來説,那片“窮山惡水”走遠了,而那個中國夢、屬於下黨村的夢,正在一步步走進現實。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傅曉羚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