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春運打車難促城市管理思維再變革

2017-01-24 08:51:37|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李邵鵬

  在京滬地區,大量的網約車司機是外地人,他們要回家過年。還有必要追問,為什麼去年春節前夕類似問題沒那麼嚴重?

  春運如火如荼,打車難成為節前出行的一大痛點,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這幾天去機場、車站的道路也出現了一定擁堵狀況。春運是一年一度的中國大考,在鐵路、航空協同發展已經較好地解決春運長途客運的情況下,怎樣打通、打順城市內部交通,考驗社會的自我協調能力,也考驗各個城市的管理能力。

  這幾天,無論是在各大社交平臺還是日常生活中,大量用戶都在抱怨:網約車漲價了,乘客需要加金額不等的調度費,才能打到計程車。輿論普遍認為,春運期間一些司機回家早,導致運力下降,但乘客出行需求增加,二者的矛盾導致了打車難。

  商品的價值決定價格,但供求關係會造成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是市場的邏輯。從數據看,春運打車難與短期內的供需失衡有關。據報道,1月10日之後,某網約車平臺在北京的在線司機數量下降近25%,訂單需求卻上漲30%。傳統計程車同樣供需失衡,1月20日,上海用戶需求最高時是運力的5.8倍。供需如此失衡,價格上漲自然不可避免。上述數據也得到了司機的印證:“相比去年,今年分蛋糕的人少了,訂單確實更多。”從勞動價值角度看,臨近春節,市場的勞動價值也會水漲船高,在假日期間將達到一個頂峰,其較高的市場回報以犧牲假期為代價,屬於市場自發調節的範疇。

  既然春運期間供求關係已經嚴重影響了網約車的價格,那麼消費者最關心的就是如何才能平抑和對衝這種漲價。這就需要準確地回答:為什麼司機變少了?春節放假當然是一個原因,在京滬地區,大量的網約車司機是外地人,他們要回家過年。還有必要追問,為什麼去年春節前夕類似問題沒那麼嚴重?

  中國之聲在1月22日的報道中指出,影響供求的因素還有政策原因,新政發佈後,網約車數量變得越來越少。2016年底,上海網約車新政落地實施,滬人、滬牌等規定對網約車平臺産生了較大影響。按照某網約車平臺此前公佈的數字,上海已激活的41萬餘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擁有上海戶籍。這意味著90%以上的網約車司機是外地人,他們剛剛嘗到一點共享經濟的甜頭,蛋糕就被端走了。

  網約車管理的戶籍準入政策給共享經濟戴上了沉重鐐銬,戶籍成了橫在外地司機面前的天塹。我國行政許可法明文要求“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産經營和提供服務”,但在有的城市,管理者仍在固執地排斥外地人。如果這種陳舊的管理思維不改變,市場就很難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城市是人們共同的家園,排斥外地人,對城市經濟和文化的影響不可估量。一旦外來務工、服務人員都走了,城市將失去活力,吃穿住用行都會成為困難,供求失衡將觸發各個領域一輪又一輪的漲價,本地人的生活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對當下中國來説,城市化進程還遠遠沒有結束,排斥外地人融入城市生活,既違背城市化的發展規律,也違背當前的國家大勢。

  網絡約車平臺原本是為了解決打車難、打車貴的問題,春運打車難回潮,催促管理革故鼎新,擁抱市場的未來。如果年後這一現象還得不到緩解,有必要再次評估管理方法。

  原標題:春運打車難促城市管理思維再變革

標簽:春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