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回顧春運十年變化
2013年提凳回家
儘管鄭州高鐵開通一年有餘,為節省開支,春運回家的大多數旅客仍選擇擠普通列車。
2012年河南高鐵開通
京廣高鐵開通,鄭州東站正式投入使用,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2298公里)的高速鐵路誕生。
2011年歌聲裏的旅程
當年春運,鄭州鐵路公安處“平安回家”文藝演出在鄭州火車站廣場為旅客送行。
2010年客流最高峰
正月十九,鄭州火車站迎來春運客流最高峰,當天,該火車站發送旅客超過12萬人次。
【2007年綠皮火車】
綠皮火車即將啟動,寒冬裏,送別親人的場景卻很溫暖。
2008年回家的感覺真好
當年春運遭遇大雪,在廣州滯留了6天多的K256次列車終於抵達鄭州。
2009年回家的背景
當年踏上春運旅程的人,仍然是肩扛大包小包的“搬運工”。
2016年時髦拉桿箱
春運旅客中肩扛大包小包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時髦拉桿箱。
2015年科技服務觸手可及
全國首臺“鐵路旅客雲服務”設備亮相鄭州東站,在春運首日啟動諮詢、購票等多項服務。
2014年務工青年的春運
共青團河南省委駐深圳工委,組織2500名河南在深務工青年乘坐L426次專列回到了家鄉過年。
2017年信息時代的旅客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手機和充電寶,成為春運旅客最重要的攜帶物品。
□本報新聞攝影部攝影報道
今年春運第一週,全國共發送旅客約5.2億人次,平均日發送旅客近8000萬人次。
春運,火車汽笛的鳴響,牽動多少回家過年人的神經。我們對春運的記憶多是長長的隊伍、大大小小的包袱。十多年間,鐵路的發展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從綠皮車,到動車、高鐵,回家的路越來越輕鬆、越來越舒適,大包小包的旅客少了,手捧一束鮮花即可回家過年,因為網店早把人們過年的禮物送到了家門口。
只要人口流動還存在,回家的渴望總能在此刻觸動我們。
原標題:春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