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抓住改革主線 開創農業現代化新局面

2017-02-06 14:45:19|來源:中國經濟網|編輯:杜軍帥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正式發佈。這是21世紀以來連續第十四個聚焦“三農”的一號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始終堅持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展現了全黨全社會持之以恒穩農強農惠農的時代強音。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深刻總結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這一主要特徵,要求全年農業農村工作必須順應新形勢新要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加大農村改革力度,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這一宏觀部署,指明瞭今年以及今後一段時期“三農”工作新的發展理念與工作主線。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科學判斷和重大決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和重要內容。經過多年發展,我國“三農”形勢持續向好,為宏觀經濟穩中求進奠定了厚實基礎,但同時面臨的新老矛盾與困難也更加突出:農産品供求結構失衡、農業比較效益不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乏力、扶貧脫貧任務艱巨、農業競爭力不強、資源環境壓力大等等,迫切需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發展已進入加快轉型升級的歷史階段,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許多有利條件和難得機遇。農業連年豐收,糧棉油等重要農産品供給充足,為改革打下了物質基礎;消費結構升級,多樣化、品牌化需求潛力正在釋放,為改革提供了引導動力;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融合,“一帶一路”戰略深入實施,為改革提供了廣闊空間。因此,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形勢逼人,更是當前農業發展的緊迫任務,時不我待。

  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需要把握正確方向與原則。當前,要以提高農業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作為主攻方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簡單地在現有生産水準上作“量”的增減,而是從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全方位著手;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核心目標,牢記“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增收,補齊農村短板、推進脫貧攻堅還任重道遠;要把改革作為根本途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深刻變革,總的方向是堅持市場化導向,不能簡單地靠行政命令來推動;要以創新思維為重要動力,一些過去習慣的甚至行之有效的辦法與手段現在可能不靈了、失效了,必須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來研判當前形勢與未來走勢。

  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必須抓住重點、精準發力,尤其要堅守確保糧食生産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三條底線”。現在進行結構調整,並不意味著以前抓糧抓錯了,可以不要産量了,要知道沒有糧食持續豐收,結構性改革將無從談起。當前我國糧食生産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問題,調整的關鍵是要調減玉米等供過於求的糧食品種,優化棉油糖、肉蛋奶等品種品質和區域佈局,要防止一減都減,甚至損害糧食生産能力。在糧食問題上寧可把保險打高點,也不能操之過急,用力過猛。

  重農固本,安民之基。緊緊圍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任何時候都必須牢記改革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只要我們堅定方向、銳意進取,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就一定能不斷開創農業現代化新局面,以嶄新面貌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本報評論員)

  (原標題:抓住改革主線 開創農業現代化新局面)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