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八千湘女的“價值觀”——訪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魚小輝

2017-02-17 09:52:02|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編輯:王瑞芳

  魚小輝,法學博士,現為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世界社會學學會(ISA)及國際社會學學會(IIS)會員。出版有《中國與世界新格局》、《社會轉型期的若干社會問題探究》等論著。魚小輝長期關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婚姻、家庭及社會結構的研究,對諸多社會問題有精闢見解。近日,記者在西安就八千湘女遠赴新疆屯墾戍邊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問題採訪了魚小輝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網:如何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八千湘女上天山”?“湘女”為何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魚小輝:“八千湘女上天山”始於1950年,大約延續到1952年。這些女兵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成為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功臣,成就了今天仍是反恐戍邊中堅的新疆生産建設兵團 。

  1950年,解放新疆並就地戍邊後,婚姻問題是當時部隊官兵的“熱門”話題。為了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部隊曾明確規定:“漢族軍人不允許與少數民族婦女結婚。”率軍解放新疆的王震將軍是湖南人,這可能成為大批湘女響應號召自願赴疆的特殊機緣。根據資料,當時上天山的不止八千湘女,還有魯、豫、川、滬四省共4萬多人。1951-1952年,大約8000多湘女進疆;後來華東招了2000多部隊女護士、山東征了3000名女兵。到1954年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成立的時候,部隊中女性的比例增長到40%。徵女兵入新疆,大大稀釋了男女比例,客觀上也能適當解決士兵們的婚姻問題。從這段歷史誕生出“八千湘女上天山”的説法,可能由於“湘女多情”的文化淵源,和湘妹子勤勞聰慧、潑辣大方的區域群體形象有關,相關女性群體更易受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網:您如何看待近日個別人抹黑“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戍邊歷史?

  魚小輝:這是當前價值觀衝突的具體表現。《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部世界史,四大古文明,為何中華文明延續至今不曾中斷,原因之一,就是在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家國情懷發揮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古往今來,這種情懷極大地鼓舞士氣、催人奮進,這種情懷同樣也是中華民族前進的不竭動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家國情懷正是幾代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戍邊人長征路上的信仰,是他們不斷前行的力量。這些戍邊青年來到新疆後,加入到建設邊疆的隊伍裏,進入騎兵團、學校、文工團、拖拉機廠、醫院等單位,她們為新疆的開墾和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們身上體現的正是“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習近平總書記説過:“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當前中國處於不同價值觀轉變與交鋒的時期。對於一個發育健康的社會來説,價值觀的多樣化本來是好事,反映了社會進步和開放程度的提高。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價值共識,社會秩序和道德秩序就會出現問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主流價值觀的紊亂必然導致社會失序和道德失據。醜化“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戍邊歷史,不符合客觀史實,也無視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家國情懷,走上歷史虛無主義的歧途。

  中國社會科學網: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價值觀在現代化進程社會轉型過程中受到衝擊甚至消解的問題?

  魚小輝:價值觀念是一定主體進行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內在根據和尺度,是人們的價值信念、價值標準和價值理想的綜合體系。價值觀念分為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價值目標,即什麼東西是你心目中的意向物,你把什麼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特別是最高目標;另一層面是價值尺度和評價標準,即你用什麼標準判斷一個東西是好是壞、是善是惡,是有價值的還是無價值的。從微觀角度看,價值觀是一個人生存的信念系統,是個人的人生觀中核心的部分,在人的價值活動中發揮著行為導向、情感激發和評價標準的作用,是一個無形而有力的世界。

  八千湘女遠赴新疆屯墾戍邊,正是她們在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立志報國的價值追求,許多人為自己參與了那段歷史而感到驕傲。儘管現在一些人對此表示懷疑,但是她們真實的集體感受卻是胸懷天下的擔當。我們這一代人大學畢業時,許多同學選擇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華。因為同學們堅信,只要立志報國,就一定能夠夢想成真,書寫自己無悔的人生!

  在陜西農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農家大門上懸挂著“耕讀傳家”、“勤儉持家”、“和能生財”、“和為貴”等內容的門匾。這些或鐫刻在牌匾上的文字或存在於家庭裏的風尚,體現出一種無形的、潛在的價值觀念。“家風”的好壞與“社會風氣”以及“國風”的好壞緊密相關。而如果忽略“家風”建設,忽略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那就必然割裂了下一代與傳統優秀文化的血脈,不利於整個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

  每一個人的幸福觀、義利觀、苦樂觀、榮辱觀等,都表現為具體的價值觀念。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形勢下,人們經濟壓力不斷增大。個別人在追逐買房、買車、孩子上名校等等物質利益的同時,功利心讓優秀“家風”缺失,價值觀發生了轉變,導致抹黑“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戍邊歷史。

  當前中國仍處在深刻而尚未完成的社會轉型過程之中。中國要在全球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須重新反思自己的傳統文化及其價值觀,同時正確對待西方文明及其價值觀。今天與歷史上不同的是,我們需要同步實現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雙重轉型。探尋當下中國價值觀重建的一條可行的路徑,就是對功利主義、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進行批判和抵制,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陸航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