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長:粵港合作成績巨大 對打造大灣區充滿信心

2017-03-06 22:48:4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3月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易成晨 攝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易成晨):今年正值香港回歸20週年,3月6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談到廣東與香港的合作進展時表示,20年來,粵港兩地在制度、基礎設施、平臺等多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績。另外,對於打造世界級的粵港澳大灣區,他表示很有信心。

  首先是合作制度上,“目前已經取得重大突破”,馬興瑞表示,自內地與香港在2003年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後,“廣東先行先試,于2010年在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親自見證下與香港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據了解,CEPA被視為是兩地經貿交流與合作進入新的更高層次的重要節點,而《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則是“一國兩制”下區域合作首份綜合性協定,其明確了粵港合作發展的定位、原則及目標,涵蓋了經濟、社會、民生、機制等實質性內容。馬興瑞説,粵港領導層的合作、高層對話機制、具體項目的合作機制等已經完全建立起來了。

  其次是合作平臺。“比如過去的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15年中央批准的廣東自貿區、深港通。”今年1月3日香港與深圳又簽署了《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在基礎設施方面,馬興瑞也列舉了眾多例子:廣為媒體稱道的港珠澳大橋、時速350公里的廣深港客專、福田世界級的地下車站、口岸建設以及免費通行的深圳東部過境高速等。

  在科教人文方面,特別是青年教育合作成效明顯。比如在深圳創業創立的某知名無人機品牌現在已經成為消費級無人機裏的世界級企業,其創始人就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馬興瑞還提到青年創新創業夢工廠,“現在每年廣東對香港青年人的創新創業都給予極大的支持。”

  此外,經貿往來上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2016年廣東的進出口最大的流經地和貿易對象依然是香港,而香港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仍是廣東企業最認可的選擇。

  對於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到“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馬興瑞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應該包括經濟、社會、環境、交通等各方面,而廣東也一直在大力推動這一計劃。

  “打造大灣區就是要跟洛杉磯、跟紐約、跟東京灣去比,”他説,“相信粵港澳大灣區在世界級大灣區競爭當中能夠衝得更快一些、更強一些,我是充滿信心的。”

  據了解,20年來,廣東與香港的合作不斷深入。隨著CEPA的實施,國家“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港澳發展的深度佈局,以及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粵港澳自貿區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的陸續出臺,粵港澳合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實施以來,粵港兩地政府通過高層會晤、聯席會議、工作會議等機制,建立健全聯絡小組和專責小組,推動對口部門強化工作對接,每年共同研究制訂並簽署年度重點工作和督查評估報告,至今已累計提出550多項合作舉措。伴隨客運專線、高速公路、城際軌道、港珠澳大橋以及口岸建設和通關便利化取得突破,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