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新興經濟助力外貿轉型 跨境電商成兩會熱點議題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將完善促進外貿發展措施,新設1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一消息對於中國跨境電商這匹快馬而言,無疑是揚鞭再奮蹄的重大利好。
跨境電商領跑中國新興經濟
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多邊貿易體制陷入困境。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製造業成本陡增,外貿連續兩年負增長。而作為新興力量的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多年來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埃森哲發佈的市場展望報告,從2014年至2020年,全球跨境電商B2C將保持27%年均增長。艾媒諮詢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進出口跨境電商整體交易規模達6.3萬億元,而在跨境電商消費者最常購物的商家來源地中,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網購市場。
事實上,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産業轉型的新業態和對外開放的新窗口,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也是未來國際貿易競爭制高點。
全國兩會熱議跨境電商助力外貿轉型
跨境電商具有高頻次、小單化、碎片化的特點,商業模式和規則標準具有市場驅動、靈活高效、快速迭代的特徵。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李崴專門提交提案,建議加快發展跨境電商零售,擴大出口連接全球消費者,幫助我國産業轉型升級,推動供給側改革,發展新型服務業,實現部分海外消費回流。
“要充分發揮我國電子商務位居全球第一梯隊的引領優勢,搶佔東盟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的制高點。”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彭釗,建議設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是推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和外貿轉型的新捷徑。
全國政協委員、廈門海事法院院長夏先鵬認為,跨境電商為中國企業提供了與目的國賣家同臺競技的”舞臺”,他建議鼓勵"海外倉"模式創新,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加強地區及國家間合作,建立相應的配套體系。
跨境電商跨越式發展考驗監管創新
加快發展跨境電商零售是中國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需要審時度勢不斷創新監管制度與方式。
去年4月8日以來,我國針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公佈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業態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制度障礙和實踐難題。
其中,有關部門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保稅模式)套用傳統的“行郵物品”或“一般貿易”兩分法去定義和監管,陷入了理論與實踐困境。李崴在提案中建議,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確立為一種新的貿易形態,對其採用不同於“行郵物品”和“一般貿易”的第3種方式進行監管。
基於此,他認為一定要有上位法的明確授權,否則有關部門不可能去“違法”創新監管方式。李崴建議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建立“例外條款”,在綜試區實施更加自由和便利的監管措施。
李崴還建議取消單次和年度交易限值,避免“既徵不到稅、也難有效監管”。同時,作為符合國際趨勢的市場準入管理方式,他建議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推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從而助推這一新業態實現跨越式發展。(完)
(原標題:領跑新興經濟助力外貿轉型 跨境電商成兩會熱點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