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分子的重要講話

2017-03-07 10:15:29|來源:光明網|編輯:金近

  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

  ——代表委員熱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分子的重要講話

  光明日報記者王琎 晉浩天 詹媛 王勝昔 王建宏

  “偉大的事業,決定了我們更加需要知識和知識分子,更加需要知識分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分子的重要講話洋溢著對知識分子的重視、關愛與期待,在代表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

  “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知識分子問題都是關乎全局的大問題,黨和國家對此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問題作過多次論述,此番再強調,對於我們深化認識,更好發揮知識分子作用,提供了方法論指導。”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傑委員説。在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委員看來,國家進一步從方向引領、體制機制、保障服務等方面加強知識分子工作,必將極大激發知識分子投身國家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熱情。

  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景源委員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分子家國情懷的一再強調。“一個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民族文化,而知識分子是其建構和傳承者。”李景源説,“中國近代救亡圖存的探索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知識分子重振中華文化的歷史,無數先賢為之付出了智慧和生命,當代知識分子絕不能忘記自己之於時代和民族的責任擔當。”

  “知識就是生産力,就是國家富強的不竭動力。身為知識分子,我們應該學習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勇負重任,積極作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型號總設計師胡勝雲代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後感慨道。

  而在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教育長王懷超委員看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關鍵詞。“知識分子是國家的棟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識才、愛才、用才、容才、聚才,著實為知識分子鼓了勁;而強調對來自知識分子的意見和批評,即使個別有偏差甚至是錯誤的,也要多一些包涵和寬容,則體現了黨中央的虛懷若谷。如此,必定群賢畢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要工作和重大決策要徵求知識分子意見和建議。這對於智庫建設來説是一個重大利好。”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委員一直關注智庫建設,他認為,智庫是知識分子集聚的重要平臺和參政議政的主要渠道,對於提升國家軟實力發揮著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令智庫建設者們歡欣鼓舞。

  多年來,河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王長華委員一直呼籲國家從政策層面為知識分子創造寬容與理解並包的生活和學術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形成有利於知識分子幹事創業的體制機制,讓知識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職工作。對於未來,我信心十足!”

  匯聚而來的英才,如何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多作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不僅強調了知識分子的重要作用,也提出了期待,其中一點,就是希望廣大知識分子自覺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這與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一脈相承。唯有把國家利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知識分子才能真正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有所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委員指出。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王東林委員深有同感。在他看來,知識分子只有樹立經世致用的治學目標,保持卓爾不群的性格本色,擁有匡世濟民的擔當精神,才能重實情、看本質、建真言,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獻計出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我國廣大知識分子積極投身創新發展實踐,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擼起袖子加油幹”,就要從“國家之所急”幹起——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最重要的職責在於培養人才、傳道授業解惑;作為一名法學研究者,我要通過深入調查了解國情,針對法治現狀向黨和政府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院長曹義孫委員表示,知識分子“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首要的就是做好本職工作。

  “今後,我們會更加積極開展廣泛的創新實踐,力爭在海洋裝備的自主創新,遠海救助保障體系的建設等方面作出更多貢獻,讓中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引擎更加強勁。”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理事長宋家慧委員説。

  “目前,我們做科學研究的硬體環境已經很好,現在最需要的是知識分子沉下心來做學問,要朝著自己的目標,矢志不渝地前進,只有如此,我們才能以自己的成果和成績回報國家、服務社會。”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校長郝際平委員説。

  “我們要按照總書記講話精神,主動適應國家關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略部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構建協同創新驅動發展體系,為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作出應有貢獻。”鄭州大學副校長張倩紅代表説。

  “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努力推動傳統戲曲走出去,向海外觀眾呈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民進河南省委副主委李金枝代表表示。

  “作為知識分子的一員,我和我的團隊將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主動擔當、積極作為,開發更加先進的煤氣化技術,為國家能源的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作出應有貢獻。”神華寧煤集團煤化工研發中心主任羅春桃代表説。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自然科學研究要創新,社會科學研究同樣要創新。社會科學工作者擔負著揭示社會發展規律、總結人類文明成果、為群眾解疑釋惑的任務,這些都需要通過不斷創新,使理論抓住事物的根本,從而達到説服人的目的。只有不斷強化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攀登創新高峰,才能增強研究成果的説服力,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朱佳木委員説,要想真正做到“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關鍵還在於創新。

  《光明日報》( 2017年03月07日 03版)